2003-04年度美國小麥期末庫存預估下調2500萬蒲式耳,原因是出口預估調高。出口預估較上月調高2500萬蒲式耳,原因是世界進口需求提高以及迄今為止的銷售和出口裝運步伐快于預期。硬紅冬小麥和軟紅冬小麥的出口預估均上調1000萬蒲式耳,而白小麥出口預估上調500萬蒲式耳。2003-04年度小麥平均價格預測區間上下兩端各縮小5美分,為每蒲式耳3.30美元。
本月,2003-04年度美國小麥出口預估調高100萬噸,為3200萬噸。世界小麥貿易預估上調,以及美國小麥出口銷售和裝運步伐強勁是小麥出口預估上調的原因。世界進口預估調高超過100萬噸,其中羅馬尼亞、摩洛哥、土耳其、敘利亞和一些其它國家的進口預估調高。2003-04年度世界小麥產量預估下調不足100萬噸,不過世界消費預估調高,導致期末庫存預估下調超過了100萬噸,為1.26億噸,這是自1981-82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小麥出口預估上調
2003-04年度美國小麥出口預估上調2500萬蒲式耳,為11.5億蒲式耳,原因是世界需求提高以及迄今為止的出口步伐強勁。硬紅冬小麥和軟紅冬小麥出口預估均上調1000萬蒲式耳,白小麥出口預估調高500萬蒲式耳。
2003-04年度小麥出口預估比上年度非常偏低的水平高出2.96億蒲式耳。2002-03年度美國小麥出口只有8.54億蒲式耳,為1971-72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2003-04年度小麥出口預估是1995-96年度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各個小麥品種的進口預估略有調整
美國小麥進口預估與上月保持不變,不過基于迄今為止的進口步伐,在五個小麥品種中,有四個小麥品種的進口預估進行了略微調整。軟紅冬小麥和白小麥的進口預估分別調高了200萬蒲式耳和100萬蒲式耳,而硬紅冬小麥和杜倫麥的進口預估分別調低了100萬蒲式耳和200萬蒲式耳。硬紅春小麥的進口預估與上月保持不變。
期末庫存預估下調,不過依然高于上年水平
2003-04年度美國小麥期末庫存預估下調2500萬蒲式耳,不過依然比2002-03年度的4.91億蒲式耳高出4300萬蒲式耳。不包括杜倫麥期末庫存,2003-04年度其它小麥品種的期末庫存預估均高于上年水平。2003-04年度杜倫麥期末庫存預計為2600萬蒲式耳,比2002-03年度低了200萬蒲式耳。上次杜倫麥庫存偏低的時間是在1997-98年度。
2004年年初小麥作物狀況較上年同期各有優劣
一些小麥產州的農業統計局公布了2004年2月份冬小麥作物狀況報告。德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的小麥作物明顯差于上年同期。對于德克薩斯州,截止到2004年2月1日,約60%的小麥作物評級為糟糕到非常糟糕,11%的小麥作物評級優良。上年同期,約13%的小麥作物評級糟糕到非常糟糕,約60%的小麥評級優良。俄克拉荷馬州的小麥作物狀況類似,約30%的小麥作物評級糟糕到非常糟糕,約40%的小麥評級優良,而上年同期,只有5%的小麥評級糟糕到非常糟糕,68%的小麥作物評級優良。
堪薩斯州的小麥作物略微差于上年同期,其中27%的小麥作物評級糟糕到非常糟糕,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22%。今年約42%的小麥作物評級優良,上年同期為39%。
今年內布拉斯加州的小麥作物狀況略微好于上年同期,其中31%的小麥作物評級優良,上年同期為23%;約28%的小麥作物評級糟糕到非常糟糕,上年同期為29%。
今年蒙大納州小麥作物同樣略好于上年同期,約36%的小麥作物評級優良,上年同期為30%。今年約18%的小麥作物評級糟糕到非常糟糕,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28%。
2003-04年度世界小麥產量預估略微下調
2003-04年度世界小麥產量預計為5.52億噸,較上月調低了近100萬噸。阿根廷、巴西和其它一些國家的產量預估上調,遠遠被中國、烏克蘭、土耳其和歐盟的小麥產量預估下調所抵消。
目前阿根廷和巴西的2003-04年度小麥收獲基本上結束,越來越多的完整數據證實了當地小麥產量提高。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州的小麥收獲時間較晚,當地的小麥單產高于預期。因而美國農業部本月把阿根廷小麥產量預估調高100萬噸,為1350萬噸。巴西小麥產量預估上調30萬噸,為550萬噸。
基于中國官方最新公布的數據,美國農業部把2003-04年度中國小麥產量預估下調100萬噸,為8600萬噸。耕地面積的降幅超過了早先預期,年比下降了8個百分點。小麥耕地面積下降的趨勢還將繼續,據報道稱2004-05年度冬小麥播種減少。
基于烏克蘭統計委員會公布的收獲數據,美國農業部把2003-04年度烏克蘭小麥產量預估下調40萬噸,只有360萬噸。嚴寒和干旱導致小麥產量從上年度的2060萬噸急劇減少。
基于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服務中心公布的信息,美國農業部把2003-04年度土耳其小麥產量預估下調40萬噸,為1680萬噸。小麥單產下降,小麥產量預計基本上與上年保持不變。
2003-04年度歐盟小麥產量預估下調30萬噸,為9070萬噸,主要因為意大利和法國的小麥產量減少。
2003-04年度世界小麥期末庫存預估下調超過100萬噸
本月,世界小麥用量預估基本上保持不變,為5.907億蒲式耳,略微的調整互相抵消。但是,本月全球小麥的顯性消耗量出現增長,這是由于在當地市場年度,小麥出口超過了小麥進口。小麥貿易預估也是基于國際市場年度(7月至次年6月)以及各國的市場年度。例如,在2003-04年度,印度在3月份開始收獲小麥,而阿根廷在12月份開始收獲。這使得印度的2003-04市場年度在3月至次年4月,而阿根廷在12月至次年11月。從世界水平來看,市場年度從7月開始到次年6月份。但是當對各國的市場年度進行總結時,正如公布在世界農業供需和預測報告上那樣,情況并非如此。本月,南非的小麥供需數據進行了大幅調整,依據南非的市場年度,小麥出口預估上調了230萬,而進口預估只調高了120萬噸,這提高了全球小麥的顯性消耗量。
2003-04年度產量預估下調,以及表全球小麥的顯性消耗量預估提高,共同使得世界小麥期末庫存預估本月下調130萬噸,為1.26億噸,這是自1981-82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大部分降幅集中在中國,庫存預估下調了150萬噸,原因是小麥減產以及出口提高。
世界小麥貿易預估上調,提振美國小麥出口前景
2003-04年度(7月至次年6月)世界小麥貿易預估上調110萬噸,為1.006億噸。摩洛哥和羅馬尼亞的進口預估各自上調50萬噸,原因是近期的采購步伐一直強于預期。2003年摩洛哥小麥作物豐收,不過南部產區的干旱對2004年的小麥產量前景抹上陰影,導致美國農業部調高了小麥進口預估。另一方面,2003年羅馬尼亞小麥收成非常糟糕,必須進口小麥來滿足需求,不過采購量甚至超過了預測。土耳其、委內瑞拉和智利的小麥進口均略高于預期,使得美國農業部把這三個國家的小麥進口預估共同調高了50萬噸。但是,以色列的小麥進口預估下調,原因是以色列買入飼糧而不是采購小麥制造飼料。
各個出口國之間的競爭促使農業部調整了一些2003-04年度的預測數據。2003-04年度(7月至次年6月)澳大利亞小麥出口預估下調100萬噸,為1400萬噸。哈薩克出口預估下調50萬噸,為600萬噸,原因是銷售和裝運步伐慢于預期。但是作為傳統的小麥進口國,中國和巴西的小麥出口預估各自調高了50萬噸。在2003公歷年,中國小麥出口數量龐大,原因是小麥出口管理條例預計將在2004年進行變動。由于中國政府一直積極處理陳麥庫存,因此商家在出口低質量小麥時利潤可觀,特別是對菲律賓的出口。巴西方面,小麥喜獲豐收,再加上面粉制造商青睞進口小麥,導致糧食公司在出口小麥時利潤更高。
由于競爭對手的出口預估各有增減,美國預計將占到本月世界小麥貿易增幅的絕大部分比重。2003-04年度美國小麥出口預估上調100萬噸,為3200萬噸。美國小麥銷售和裝運步伐強勁是小麥出口預估上調的原因。據美國調查統計局稱,從去年7月至12月期間,美國小麥出口達到了1590萬噸,超過了上年同期的1280萬噸,出口檢驗數據顯示,2004年1月份小麥出口達到了300萬噸,遠遠高于上年同期的150萬噸。此外,截止到2004年1月29日,已出口未裝船的小麥總量達到了650萬噸,高于上年同期的35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