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向伊拉克銷售小麥:自1998年首次美國對伊拉克出口小麥。2004年1月初,由于俄羅斯一家公司無法履行“石油換食品”項目下的合同,美國對伊拉克裝運了3.16萬噸硬紅冬小麥。此外,在2004年3月份,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舉行了兩次小麥招標會,為伊拉克尋購89.5萬噸小麥,4月/6月船期,其中美國贏得32.5萬噸小麥的供應權,澳大利亞拿到46萬噸,阿根廷拿到了11萬噸。從4月1日開始,伊拉克糧食局(IGB)重新獲得采購權,近來發布了20萬噸小麥招標會,此次招標會截止日期為4月14日。
在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之前,美國一直是伊拉克主要的小麥供應國。海灣戰爭爆發之后,以澳大利亞為主的其它供應國在伊拉克擴大市場份額,特別是當伊拉克政府在1998年禁止進口美國小麥之后。
二、價格
國內價格:競爭激烈,出口步伐放慢,再加上小麥產區天氣改善,因而3月份前兩周期間的小麥價格受壓下跌。但是,3月份第三周,大筆出口銷售再加上硬紅冬小麥產區的旱情令人擔憂,美國小麥期價反彈。到了3月底,需求強勁,庫存吃緊,共同推動美國小麥價格漲到一個月前水平的上方。
在截止到4月2日的一周內,硬紅冬小麥和軟紅冬小麥價格平均比3月份頭一周的價格上漲了16美元和13美元。硬紅春小麥價格漲了8美元,而軟白冬小麥價格較一個月前上漲了11美元。
三、2003-04年度貿易數據調整部分
1) 部分出口國:
中國小麥出口預估上調3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250萬噸,原因是中國繼續向鄰國出口面粉和飼料小麥;
巴基斯坦小麥出口下調20萬噸,為10萬噸,原因是出口步伐放慢;
美國小麥出口預估下調50萬噸,為3250萬噸,這是八年來的最高,原因是迄今為止的出口和銷售步伐強勁。
2)部分進口國:
埃及小麥進口預估上調70萬噸,達到五年來的最高,為700萬噸,原因是迄今為止的進口和采購激增;
伊朗小麥進口預估下調50萬噸,為50萬噸,這將是近30年來的最低,原因是進口需求下降。政府采取各項措施鼓勵農民播種小麥耕地,實現自給自足。伊朗在過去四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市場。注:庫存和消費預估同樣進行了調整。
伊拉克小麥進口預估上調了75萬噸,達到250萬噸,原因是為了重建庫存,近期伊拉克大規模采購小麥;
約旦小麥進口預估下調30萬噸,達到70萬噸,原因是迄今為止的進口步伐放慢;
墨西哥小麥進口預估上調3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370萬噸,原因是國內小麥減產,必須提高美國和加拿大小麥的采購量;
摩洛哥小麥進口預估上調40萬噸,達到190萬噸,原因是迄今為止的進口步伐快于預期;
巴基斯坦小麥進口預估下調10萬噸,為10萬噸,原因是近來政府拒收幾船澳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