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年度美國小麥前景是產量大幅下降,出口降低,期末庫存略下降。總產量預計比2003-04年度下降11%,達到20.80億蒲式耳,原因是播種面積和單產下降。今天全國農業統計服務局(NASS)發布的冬小麥產量預估比一年前下降9%,原因是播種面積減少,小麥廢棄率提高以及單產下降。杜倫麥和其他春麥產量預計下降,這是基于播種意向報告中稱播種面積下降,收獲與播種面積10年平均比率和趨勢單產作出的。小麥總產量下降部分被期始庫存增加所抵消,不過2004-05年度供應依然比2003-04年度水平下降了8%。
預期2004-05年度美國小麥用量下降9%,原因是出口降低。出粉率回到平均水平,使得食品用量增長1500萬蒲式耳。小麥飼料和剩余用量預期下降2500萬蒲式耳。出口預期為9.75億蒲式耳,比2003-04年度出口下降1.95億蒲式耳,原因是歐盟25國、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出口供應增加。美國小麥期末庫存預計比2003-04年度下降2700萬蒲式耳,位于相對低點4.99億蒲式耳。2004-05年度小麥價格范圍預期為每蒲式耳325美分到385美分。與之相比,2003-04年度的預期價格為340美分。
2004-05年度全球小麥前景是盡管產量增長,但是庫存進一步下降。歐盟25國、烏克蘭、印度和俄羅斯產量預計大幅增長。全球小麥產量預計增長3900萬噸。歐盟25國產量預計增長200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1.265億噸。烏克蘭小麥產量預期比上年度360萬噸產量提高1100多萬噸,俄羅斯產量預計增長近600萬噸(相當于17%)。印度小麥產量預計增長近700萬噸,達到7200萬噸。世界小麥進口預計下降200萬噸,部分原因是歐盟25國和烏克蘭的進口預期下降。但是中國小麥進口預計增長500萬噸。預期飼料小麥供應增長不會導致一些亞洲國家進口大幅增長,因為海運成本不斷攀升。盡管全球小麥庫存預計減少,但是除美國外其他四個小麥傳統出口國的庫存預計增長近500萬噸(相當于20%)。競爭國家的庫存提高限制了美國出口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