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玉米市場會全面下調嗎?現在市場需求飽和了?帶著以上疑問,筆者在購銷企業中進行一系列的調查,并作如下判斷。
目前存在東北玉米市場的壓力集中在處理庫存和運輸瓶頸。這兩方面的矛盾尤前者更為重要,日前,貿易商更為擔心的國家為放開糧食購銷及流通政策,而采取處理部分老糧的問題,更為市場關注,據業內人士稱,在9月中旬吉林將處理150萬噸糧食,其中約有100萬噸玉米,稻谷50萬噸,河北、內蒙、龍江等地區計劃也要處理部分玉米,預計總數在350-400萬噸,據稱,龍江玉米拍賣數量不會低于吉林,這樣9月后期國內玉米出庫加大而增加東北的玉米市場的壓力。另外,據行業人士稱,若有部分國儲庫輪出的部分玉米價格一般高于市場價,但也對市場產生一定的沖擊。
預計后期東北玉米市場上漲將困難重重,飼料企業能堅持到10月后采購玉米將是更為理想的時間,若采購東北日前也許是比較好的機會,主要原因日前價格比較低廉,東北新玉米上市時的水分較高,最理想的水分也在17-18%左右,在質量和水分上略低陳玉米一籌,并且今年農民對新玉米會給予厚望,減少農業稅的壓力,今年會出現更多農民惜售玉米,目前,從小麥市場可略見一斑。
另外,目前對東北玉米市場另一壓力應該是華北黃淮地區新玉米上市。據了解,山東、河南等地新玉米將在9月中旬后陸續上市,通常年份,華北黃淮玉米水分略低于東北三省,這樣雙節后對東北玉米市場的沖擊可想而知。
從目前情況看,國內玉米需求緩慢增加該是玉米市場有力支撐,日前,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玉米價格較高,已經高于南方港口價格,并前,上述地區玉米產量有限,后期玉米市場需求也會增加。
國際玉米市場: 31日CBOT玉米受小麥、大豆收高的比價支撐,玉米市場收高。9月玉米合約收高3.25美分,報每蒲式耳227.75美分,12月玉米合約收高2.5美分,報每蒲式耳237.75美分,2005年3月玉米合約收高1.75美分,報每蒲式耳245.25美分。
1、中國臺灣買價近日入市采購美國玉米,CNF價152.1美元,但當前由于CBOT玉米期價上漲,且場內買家并不對現在玉米價格看好,韓、日采購玉米積極性降低。
2、美國當地玉米市場分析師對當前國內玉米期價持多空分歧嚴重。
在產量上看,由于玉米關鍵時期生長快速,預計美國玉米收獲加快,同時,場內對玉米產量范圍在106-109億普式耳基本已經達成共識,所以美國玉米產量豐產將成定居。
在需求上看,美國當地深加工、家畜需求增加的同時,市場更關注出口玉米的數量,美國玉米出口并沒達到市場預期,這也是市場對12月玉米期價看空的主要原因,另外,日前飼料小麥銷售加快,對美國玉米市場的影響也較嚴重。
今日價格:
大連港平倉價保持1280-1290元/噸,港口庫存壓力增加;
山東濰坊出庫價格1460元/噸,平穩;青島2級玉米入廠價為1410元/噸,與上周比下降20-40元/噸;
黑龍江哈爾濱2級標準水分玉米收購價1160-1180,平穩;
廣東:黃埔港價位1420元/噸,平穩;蛇口港1420元/噸,平穩;
河南鶴壁汽車板價1360元/噸,平穩;鄭州玉米車板價1340元/噸,下跌10元/噸;
上海港吉林玉米到港1430-1440元/噸,平穩;
廣西南寧玉米到廠價1520-1530元/噸,當地新玉米到廠1400元/噸,與上周比平穩,質量好玉米報價1550元/噸;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