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開始,國內玉米市場仍有下跌的空間,當前飼料企業采購玉米積極性并不十分高漲,雖然雙節來臨,并沒有跡象表明飼料企業采購速度加快,整體原料成本的提高,導致飼料企業采購原料變得小心翼翼,特別是目前產區玉米市場前期不太樂觀,貿易商急于拋售的心態,更使采購企業采取隨采隨用的策略.預計近期國內玉米市場將處于弱勢.
國際玉米市場: 3日CBOT玉米日評:投機空頭打壓,期價跌幅擴大。9月玉米合約收低4.25美分,報每蒲式耳223. 5美分,12月玉米合約收低5.25美分,報每蒲式耳231美分,2005年3月玉米合約收低5.25美分,報每蒲式耳239.25美分。
1、據環球時報消息稱,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國將不再接受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的援助。
2、在日前結束的2004年秋季糧油飼料研討會上,業內人士稱,近幾年內國內“南進北出”,“有進有出”的格局將會持續,長遠來看,我國將成為進口大國。
今日價格:
大連港平倉價保持1280-1290元/噸,港口庫存壓力增加;
山東濰坊出庫價格1460元/噸,平穩;青島2級玉米入廠價為1410元/噸,與上周比下降20-40元/噸;
黑龍江哈爾濱2級標準水分玉米收購價1160-1180,平穩;
廣東:黃埔港價位1420元/噸,平穩;蛇口港1420元/噸,平穩,最低成交價在1380;
河南鶴壁汽車板價1360元/噸,平穩;鄭州玉米車板價1340元/噸,下跌10元/噸;
上海港吉林玉米到港1430-1440元/噸,平穩;
廣西南寧玉米到廠價1500-1500元/噸,跌20-30元/噸,當地新玉米到廠138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