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國內玉米市場表現平穩,后期產區玉米市場走勢如何?我們先看一下,就目前導致玉米市場多空對峙的一些因素,再做一下市場的研判.
1.新玉米上市延緩 陳玉米降價銷售
暖冬天氣不利于玉米脫粒影響玉米上市有關氣象專家預測,致全球氣候異常的厄爾尼諾現象已卷土重來。伴隨著厄爾尼諾的發生,今年冬季我國的氣溫將繼續偏高.暖冬氣候對糧食市場產生較大影響。11月份本應是玉米脫粒上市的高峰期,但由于溫度較高,玉米不能正常脫粒,導致玉米上市緩慢,同時也使收購期延長.
2.糧食企業改革 糧企收購新玉米未進入狀態 謹慎收購從2004年開始,國家將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和銷售市場,實行購銷多渠道經營,調整收儲計劃,在市場持續看空的情況下,糧企也會保持觀望態度,不會大量收購玉米,另外,原因是吉、黑糧企改制未完成,玉米收購工作仍未納入正常軌道.
3. 農民心存惜售 收購工作緩慢 隨著天氣轉冷,玉米脫粒加快,同時,節日臨近,農民要準備年貨,把手中糧食變現的愿望逐漸強烈,惜售心理逐漸減弱,玉米上市數量逐漸增加。目前東北地區農民的賣糧積極性較前期有所上升,深加工企業的收購量也明顯增加。
總體,從以上主要左右近期玉米市場的多空分析看,近期供應壓力仍將主導近期玉米市場的走勢,國內玉米價格仍將維持弱勢,長期看,利好因素將逐步體現.
大連港集中平倉1170元/噸,穩;
山東泰安收購價格1200元/噸;青島新玉米收購價為1200元/噸;
廣東:黃埔港價位1280元/噸,,最高報價1320元/噸;
河南平頂山新玉米入廠價1220元/噸,平穩;鄭州玉米車板價1200元/噸,漲30元/噸;
河北秦皇島入廠1170元/噸,穩,石家莊入廠1200元/噸,穩;
江蘇徐州新玉米1200元/噸;
廈門到港價格1300元/噸,質量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