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東北產區天氣轉好,新玉米脫粒工作進展順利,同時農民節前變現意愿增強,售糧積極性較新玉米上市之初相比有所提高,但惜售心理與去年同期相比依然強烈,另外用糧企業目前對后市后市價格依然看空,因此采購仍不積極,導致新玉米的收購進度緩慢,收購價格穩中略有小幅波動,其中黑龍江哈爾濱地區收購價格740-760元/噸,目前各地玉米外運數量仍然很少,需求仍以本地市場為主;吉林四平地區新玉米收購價格為800-840元/噸,收購價格略有提高;近期關內產區市場需求轉旺,玉米價格保持強勢調整,其中山東北部濟寧地區玉米價格為1220-1230元/噸,與前期持平;河南中部鄭州地區玉米價格為1190元/噸,比前期回落10元/噸;近期東北地區新玉米上市量有所增加,但受運輸瓶頸的制約,運往銷區的數量有限,而飼料企業前期采購庫存薄弱,目前正是采購當務之急,銷區玉米市場需求轉旺,價格小幅上揚,浙江杭州二級玉米到站價1280元/噸,與前期持平;上海車站二等東北玉米交貨價在1280元/噸,比前期上漲10元/噸;廣東黃埔港價為1300元/噸,蛇口港1300元/噸,均比前期上漲20元/噸。
進入2005年1月份,國內玉米市場又將迎接新的挑戰,市場形勢也將復雜難料,但從目前國內玉米市場基本面情況及近期價格走勢情況來看,筆者認為1月份國內玉米市場很難確定大的發展方向,其價格漲跌兩難,具體分析如下:
1、供需略顯偏緊,市場壓力有所緩解。近期東北地區氣溫不斷下降,新玉米脫粒速度普遍加快,同時節前臨近農民惜售心理逐漸趨緩,售糧積極性提高,新玉米上市數量不斷放大,市場供給能力不斷增強;但目前飼料業和養殖業已經進入了節前集中采購的關鍵階段,對玉米需求出現了恢復性增長,緩解了市場的供給壓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玉米的跌勢。
2、市場看空心理加劇,大規模收購仍難展開。前期持續低迷的價格走勢已使大多數經營者對后市產生看空心理,近期雖新玉米上市量增加,但糧食收儲企業采購仍保持謹慎態度,大多數隨購隨銷,數量上也相對有限,觀望心理仍然左右市場價格變化。
3、國有糧食收儲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尚未發揮,市場多元主體競爭依然激烈。受糧改工作進展遲緩影響,目前主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仍未展開收購,其主渠道作用難以體現,另外今年糧食市場放開,多元主體入市收購,目前距離春節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為搶占商機,玉米收購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4、按照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政策,從2005年1月1日起,國家將停止對國有糧庫老庫存的補貼,國有糧食企業要加大銷售陳糧的力度,新糧收購必然受到限制。而中小糧食收購企業受到資金限制,收購力量未必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5、出口數量繼續減少,后市形勢仍難樂觀。近期,國際船運費率繼續回落,運抵亞洲的玉米成本價下跌。據悉,目前由美灣到日本的航線上,巴拿馬型貨輪1月船期的運價為61美元/噸,前一周為68美元/噸;中美玉米價差不斷縮小,我國玉米價格競爭力下降,導致國內玉米出口數量繼續減,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1月累計出口玉米197.46萬噸,同比減少84.9%。
大連港口玉米平倉價格在1180穩
山東泰安收購價格1180元/噸;青島新玉米入廠價為1220元/噸,平穩;
廣東:黃埔港價位1300,最高報價1350;
河南平頂山新玉米入廠價1220元/噸,平穩;鄭州玉米車板價1200元/噸,穩;
河北秦皇島入廠1260元/噸,穩,石家莊入廠1200元/噸,穩;
廈門到港價格1320元/噸,穩;
陜西漢中玉米到廠1300平穩;
浙江義烏玉米到廠1300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