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民備耕生產,玉米播種面積問題 今年玉米播種面積預計將有1-2%左右增長,受冬小麥下一輪輪作面積增加影響,玉米產量將出現滑坡,總產量仍處于1.25-1.28億噸之間。然而工業化進程快速增長將加大對燃料乙醇和淀粉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對玉米價格形成支撐,但由于耕地面積增長有限,轉基因玉米開發將是提高單產的根本出路。
2.農民惜售心理推遲玉米銷售 2004年玉米主產區的吉林和黑龍江免征農業稅,內蒙、遼寧和華北地區降低了農業稅稅率3%,因此,玉米種植成本顯著降低。農業稅稅率的降低使得2004年玉米畝成本降低25~35元,取消“村提留、鄉統籌”的費用使成本降低大約8~10元。但年度農資、化肥等價格上漲,又增加了成本,增加幅度大約在畝20元左右,綜合考慮,2004年玉米種植成本大約在270~280元左右,2005年國家仍將加大惠農政策,玉米等農產品物質資料大幅上漲很難,這樣2005年國內玉米種植成本與上年比持平。農民種植玉米成本大致已經鎖定,同時,因2004年玉米后期出現上漲,農民前期銷售的玉米利潤降低,這樣導致2005年農民惜售心理更為嚴重.
3.國際運費高企 南美及美國玉米下跌威脅中國玉米出口 繼2004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推陳出新,連續創下新高,導致南美及美國玉米運輸到亞洲市場的玉米成本提高,使得中國玉米的競爭力增強。但因美國及阿根廷頻頻調低玉米出口價格,對國內玉米出口市場也存在潛在的威脅。
4.中國物價仍有上漲壓力 上周五,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月份的CPI數據,在元月份大幅下落到1.9%探底后,較大幅度反彈到3.9%的水平。這一數據沒有超出此前國家發改委的估計——物價上漲的壓力仍然較大。
綜上述,國內玉米市場近期將進入關鍵時期,玉米市場可能因某一個因素發生變化而出現價格波動。市場人士應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