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上來講,鐵路運輸運費的小幅度增加將對近期國內玉米產銷區玉米運輸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由于中國大部分銷區仍以鐵路運輸為主,鐵路運費的上調無疑增加了原料的運輸成本。但國內來產銷區人士稱,此做法將對東北產區玉米到港口的鐵路運輸受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日前,來自交通部門的消息稱,今年交通部等部委,對超限超載車輛要實行嚴管重罰。不再執行原設定的第一次不罰款、每次罰款最高不超過一千元人民幣等臨時措施。將要根據車輛超限超載的嚴重程度,按比例相應增加處罰額度。特別是對于惡意超限超載的行為,將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上限給予處罰。
以上做法對國內玉米的短途運輸或長途玉米運輸的影響應該有所重視。
而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能源的及原油價格上漲,卻是運價上揚的主要原因,而在原料運輸的方面在未來一定時期越來越左右原料的利潤空間。銷區玉米購銷企業對運輸的成本的控制好壞將直接影響原料成本。
本周四美國農業部將出臺的農產品的播種意向報告,美國市場分析師對及美國農業部展望論壇上調查數據顯示,美國農民更原因播種玉米,農戶必須多花15到30美元/英畝的成本來控制銹病真菌。
這份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玉米播種面積預計提高到8233.2萬英畝,高于2004/05年度的8093萬英畝。大豆播種面積預計從上年的7520.8萬英畝減少到7351萬英畝。
遠期關注:來自吉糧的最新消息,國家出臺有關玉米的出口補貼,明確出口配額300萬噸內的玉米出口,每出口一噸國家財政支持80元/噸,地方財政支持20元/噸,加上出口退稅143元/噸,國家補貼共計243元/噸,但據消息稱,上半年國內出口企業已經約有300萬噸玉米簽單,也就是說,再次出口玉米將不享受此中財政支持,屆時,要看國內玉米出口的優勢及出口企業該如何應對將是下半年玉米市場關注的焦點。
市場就是一個無形的手,及時把握玉米市場的每一個變動,比較信息來對后期玉米市場作出正確的判斷才是正道理。
注:中美的天氣問題應多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