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水分下降。隨著天氣的轉暖,玉米的自然晾曬降水效果明顯,水分的降低提高了玉米收購及銷售價格。
2、惜售心理強烈。目前,我國玉米市場價格走勢良好,產區企業收購積極性依然十足,加之季節性消費高峰期的即將來臨,使農民及銷售企業的售糧積極性大打折扣,為市場價格的后期上漲創造條件。
3、出口前景看好。目前政策有利出口,今年我國玉米出口數量有望達到700-800萬噸,出口拉動產區收購全面趨強,對價格繼續有所抬升。
4、鐵路運輸將會再度緊張。隨著“五.一”黃金周的臨近,客運流量將會加大,即鐵路運輸將會再度緊張,而此時銷區玉米的需求數量將會明顯增加,在東北外運受限的情況下,供應趨緊將會導致價格攀高。
5、原材料價格上漲。目前,國內原材料市場價格不斷上漲,鋼鐵、煤炭、汽油等價格不斷提升,這將增加玉米市場購銷環節費用增加,無形中提升市場價格水平。
在眾多的市場促進因素背后,市場上也不乏抑制價格走高的因素:
1、銷區企業心理。目前,銷區部分企業對于國內玉米市場價格走勢并不看好,在保證正常生產的情況下,企業不愿更多的采購貨源增加風險,采購企業采購貨源的相對不積極,對市場價格的上漲起到一定的延遲作用。
2、促銷政策負面影響。雖然,促銷政策是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于長遠市場發展的良性運行起到促進作用,但短期內促銷政策將會增加市場可供應數量,對市場價格走強起到抵制作用。
3、企業競爭打壓價格。今年,東北地區收購市場全面放開,國有糧食企業壟斷地位受到沖擊,具有實力的私人企業掌握糧食數量增加,市場銷售主體也呈現多元化。為爭取市場銷售份額,企業之間有可能出現競相壓價銷售的局面,對市場價格將會起到打壓效應。
4、產大于需狀況未變。目前,國內玉米市場的基本面未改變,玉米仍呈產大于需,供大于求狀況,而且價格已持續上漲一段時間,后市上漲的力度、幅度都非常有限,如果出口受阻,則國內價格就會下跌。
綜合來看,現階段及后期,國內玉米市場價格都將處于促進與抑制兩方面因素共同影響下,然而市場發展形勢將會受季節性、出口等因素而傾向前者,促進因素將會日趨強勁,抑制因素存在反向轉化的可能,就此,預計后期我國玉米價格將會以漲勢為主,但這不排除個別地區振蕩回落的可能。價格攀升水平估評:前期,我們所預測的產區玉米價格達到1100元/噸已經被現實所證明,而銷區市場價格卻未達到預期的1370元/噸,這也就是今年玉米市場發展的新格局:東北玉米價格提前上漲,銷區市場價格漲勢滯后。從目前情況看,東北玉米車板價格每噸漲動幅度已經達到50元/噸,后期漲勢將會有所趨緩。后期銷區市場價格將會受東北供應數量的相對吃緊而出現上漲,待南北市場比價合理,國內玉米市場將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從北方到南方的反向上漲格局。預計產區玉米價格有進一步走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