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季節性因素導致玉米價格回升。目前華北黃淮地區玉米消費殆盡,農戶手中玉米存量不足,導致當地玉米市場價格呈上升趨勢,在當地玉米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用糧企業被迫把采購方向轉向東北,后期東北玉米將成為國內玉米消費供應的主角,銷區采購數量的增加,將進一步拉動玉米價格回升。
二是飼料、養殖業旺季即將來臨,利于玉米價格上揚。雖然國內飼料、養殖業恢復緩慢,但總體養殖業的需求已經開始出現增加,部分地區已經出現飼料銷量回升、玉米價格小幅上漲行情。隨著養殖業的進一步恢復,銷區庫存玉米的繼續消耗,養殖、飼料企業必將加大玉米采購力度,進一步激活玉米市場價格。
三是玉米出口表現出良好態勢,對價格產生利好影響。國家對玉米出口實行的一系列有力的扶持政策,使今年玉米出口勢態良好。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我國玉米出口77萬噸,1-5月份累計出口玉米301萬噸,后期我國仍有玉米出口裝運,預計全年玉米出口量將超過前期預計的600萬噸,有望達到800萬噸的水平。
四是玉米主產區天氣不確定因素較強。目前東北玉米春播工作已經結束,玉米主產區由于4月底和5月初的多雨低溫天氣,玉米播種進度普遍比去年同期落后一周左右。低溫多雨使早播的玉米苗情較弱。據不完全統計,吉林省今年農田補種和毀種的面積約為2萬公頃左右,這部分農田苗情很差,可能會影響產量,目前天氣因素對玉米價格產生利好影響。
受以上因素共同影響,短期內國內玉米價格反彈行情有望得以延續。但目前國內玉米市場利空因素依然存在,主要體現為:一是國內玉米市場總體供應充足,市場銷售壓力依然沉重。就國際市場而言,全球玉米供大于求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并且這個因素也在一直壓制著國際玉米價格的上揚;二是國內玉米出口規模增長空間有限。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回調,海運費不斷走低,有助于美國玉米降低成本,并擴展出口規模,對我國玉米出口是個潛在威脅。
目前,國內玉米價格季節回升已經啟動,玉米市場短期有望維持偏強走勢,玉米需求消費存在穩步擴展的可能性,并逐漸成為影響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長期看,下半年我國玉米出口情況、需求消費增減變化、氣象因素等將主導玉米價格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