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區農戶售糧情況。去年,在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支持下,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加上氣候條件總體對玉米生長有利,我國玉米再獲豐收,據有關部門預測,2005年我國玉米產量可達到1.345億噸,比2004年增產420萬噸,增幅達3.22%,超過了1998年歷史最高水平。國內玉米產量大幅增長,春節前由于價格持續高漲,農民惜售心理嚴重,變現的玉米數量較少,大部分玉米仍滯留農民手中,節后農戶忙于備春播生產活動,購至種子、化肥等農用物資,同時為避免玉米發生霉變等現象發生,正月十五之后出售玉米意愿將會強烈,屆時市場供給壓力仍會增強 。
2.養殖、飼料企業對玉米需求恢復增長情況。節日期間,香港地區接連出現新的禽流感疫情出現,這給南方市場敲響了警鐘,同時目前養豬業除南方部分地區小幅盈利,北方及四川等地仍有虧損;而家禽養殖多數地區仍然小幅虧損,且畜禽補欄仍不積極。加上近期仍屬季節性養殖淡季,這樣國內飼料、養殖業玉米采購較為謹慎,觀望心理依然存在,批量采購補庫將相對有所滯后,并且由于飼料企業節前都增加了一些玉米采購備貨,目前南方飼料企業玉米庫存量大多能維持到2月底或3月上旬。因此短期來看,飼料企業批量采購玉米可能性較小,而是消耗庫存玉米為主。
3.陳糧拍賣對市場的影響情況。根據《吉林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庫存中保護價(含定購價)糧食處理意見》和省政府要求,為加快“老糧”處理步伐,由吉林糧食中心批發市場承辦的吉林省2006年第一批“老糧”競價交易會將于2月23日-24日舉辦,此次競價交易會擬銷售180萬噸,其中:陳玉米124萬噸,陳化玉米1萬噸,陳化水稻54萬噸。由于節前吉林玉米價格不但高于去年同期,也較關內主產區玉米價格相對明顯偏高。如果這次陳糧拍賣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且拍賣玉米數量又比較龐大,可能會拉動東北玉米價格回落。然而,如果拍賣玉米價格偏高或與市場價格相當,則可能會引發東北玉米市場出現新一輪價格上漲行情。總之節后吉林“老糧”競價交易會拍賣成交價格水平的高低,將很大程度影響后市走向。
4.出口形勢對玉米市場的影響。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1-12月出口玉米864萬噸,同比增長271.9%。不難看出出口對去年國內玉米市場的拉動作用是是顯著的,但隨著國內玉米價格的不斷上漲,中美玉米價差進一步縮小,我國玉米出口競爭力明顯減弱。
5.禽流感疫情控制情況。去年以來,我國共有14個省份、26個地市、3個縣區發生33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今年1月27日,農業部宣布上述疫區已經全部解除封鎖。但當前仍是北半球禽流感高發季節,亞洲仍是疫情高發地區;我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污染面較大,南方水網地區帶毒野鳥候鳥的威脅仍然存在,春季仍有零星散發的可能。
綜上所述,受節日效應影響,目前國內玉米購銷市場交易稀少,大多處于停滯狀態,價格也相對穩定在節前價位。雖然元宵節以后,國內玉米購銷市場將逐步恢復,但由于后期市場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其價格整體上漲仍然缺乏基本面支撐。因此預計近期國內玉米市場仍難出現大幅上漲行情,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小幅震蕩。國內玉米市場總體表現平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