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庫存水平下降,市場供給能力減弱
2005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為2650萬公頃,由于玉米生長過程中,氣候條件有利于糧食生產,降雨充沛,光照充足,加之秋霜來得晚,玉米產量喜獲豐收,全年國內玉米產量預計將達到1.30-1.32億噸。伴隨產量的提升,國內玉米消費水平同步增長,有關部門預計,2005/06年度國內玉米消費總量為1.30-1.33億噸,其中飼料消費量在8950萬噸,比上年增長200萬噸;工業消費量200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250萬噸。可以看出,本年度玉米產量仍很難滿足消費量,因此仍須動用庫存來彌補缺口,庫存水平進一步下降,一直被業內所推崇的玉米供求“拐點”日漸臨近,基本面對于市場走強將起到幫助。
區域矛盾,東北玉米主導地位增強
我國玉米消費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南方地區,一般新糧上市及年末前基本都從河南、河北等華北黃淮河地區進貨,由于河南省玉米嚴重減產,加之推遲上市,使國內原先形成的流通格局被打破,進貨地提前北移,南方用糧企業不得提前從東北采購,加劇了東北供給的運輸壓力,使玉米的運銷成本提高,推動價格提前上漲。同時,由于銷區前兩年大量的拋售庫存,目前銷區玉米庫存較少,國內玉米庫存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主產區,產銷區的存糧狀況變化較大。由于我國玉米庫存主要集中在東北產區,銷區庫存很少,而華北黃淮河地區又大幅減產,因此后期東北玉米對國內玉米市場的主導作用將進一步增強。
運力緊張,短期內改善的可能性較弱
近幾年,我國玉米的南北運輸就一直比較緊張,進入2006年后,特別是近一二個月來,北方地區特別是東北和華北地區既是糧食主產區,又是我國的能源、原材料的主產地,糧食、煤炭、石油、木材等都需南運,運輸緊張的狀況,使得南北產銷區的供需狀況一直難以得到根本改善,年末東北鐵路部分搶運玉米到大連港,以確保出口商能夠及時履約,造成大連港貨輪供應緊張,內貿運力明顯減少,北方港口船舶緊張,申請困難,所以到達南方主銷區的玉米數量少且到貨不穩。雖然去年10月份以后,國家加大了東北產區糧食南運的力度,但仍未能根本緩解玉米供需的矛盾。春節后,鐵路部門又將迎來節后又一高峰時期,鐵路運輸緊張狀況仍將趨緊,而難有改善。
收購主體增加,國有收儲企業陷入窘境
目前,東北新玉米收購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從國有糧食企業的收購情況看,雖然企業不斷提高收購價格,但由于加工企業、南北方貿易商、私人企業的搶先入市收購,使國有企業的收購工作陷入尷尬局面,用糧單位和收儲企業為了增加玉米收購量,在農戶惜售心態不斷加劇的情況下,不得不通過提高收購價格的方式來完成既定的收購計劃。隨著市場價格的不斷上漲,農民的惜售心理也變得異常強烈,未來東北新玉米銷售價格將呈上漲趨勢,目前新玉米收購價格已經為后期市場價格鎖定了底部價區,同時也為價格的進一步走強起到支撐作用。
期貨市場沖高,對現貨市場形成帶動
近日,大連玉米在節日外盤上漲以及周遍其他品種普漲的帶動下大幅走高,6日主力合約609在大量買盤的推動下直奔漲停板,雖然在漲停板附近遭遇到空方的強烈阻擊,但在良好的基本面配合下期價最終還是以漲停板報收,在成交量小幅縮減的情況下持倉量卻大幅增加3萬多手。從技術上來看,期價還延續著年前形成的突破走勢當中,短期看仍然沒有出現到頂的跡象。7日大連玉米再度走出強勢上攻行情。主力609合約報1520 點,成交創出天量,達 971566 手,持倉大增 117978手,至577916手。期貨市場的活躍場面,無疑對即將復蘇的現貨市場帶來福音,現貨玉米價格有望繼續攀高。
大規模老糧競價舉辦,推動市場效應可預期
由吉林糧食中心批發市場承辦的吉林省2006年第一批“老糧”競價交易會將于2月23日-24日舉辦,此次競價交易會擬銷售陳玉米124萬噸,陳化玉米1萬噸。由于節前吉林玉米價格不但高于去年同期,也較關內主產區玉米價格相對明顯偏高,因此這次陳糧拍賣價格如果偏高或與市場價格相當,則很可能會引發東北玉米市場出現新一輪價格上漲行情。通過以上,后期國內玉米市場形勢較為有利,后期國內玉米價格預期會再度看漲,然而,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抑制價格的因素也會不時顯現,價格的波動將在情理之中,價格總體走勢向上將是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