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國內玉米市場仍比較混亂。東北地區玉米市場仍較為弱勢,深加工企業正如筆者在年前所說,其對價格的主導作用減弱,而相對偏高的玉米價格削弱了酒精企業的加工利潤,部分酒精企業縮量采購。據悉,華北地區采購商開始新一輪的采購。其中河北及河南地區價格今日出現補漲,據貿易商稱,當地國儲及收購企業收購工作加快。
銷區以鐵路為主的玉米價格出現小幅上漲,短期到貨量少,鐵路運輸緊張,仍制約其價格走勢。
大連港二等玉米平倉價為1510元/噸左右,水分含量15%—16%;水分偏高玉米1480元/噸—1500元/噸,近日部分玉米價格每噸下跌了10元左右。大連港及周邊玉米庫存約100萬噸,其中內貿玉米約40萬噸,庫存量有所增多。近期隨著天氣情況的轉好,錦州地區玉米濕糧收購已重新恢復,且從上周六開始大幅上量,價格有所下跌。濕糧收購價降至1350元/噸,19-20%,烘干后成本在1450元/噸,較前期下跌25元/噸;廣東蛇口港水分含量15.5%左右玉米報價為1650元/噸—1660元/噸,而實際成交略顯偏低;水分17%—18%玉米約1600元/噸—1610元/噸。近日約有15萬噸玉米到貨,周一港口存量約12萬噸。由于目前大連玉米量相對集中,這使港口玉米價格有所疲弱。但由于到港高水分玉米明顯減少,目前庫存量僅2萬多噸,以致跌幅也相對有限。
目前由于飼料、養殖市場仍未明顯恢復,一些玉米深加工企業效益不佳,需求依然不旺。近日東北地區氣溫回升,農民高水分玉米銷售有所加快,以致目前價格短期仍顯弱勢。而關內農民玉米并不急于大量銷售,以致部分地區玉米市場仍不夠明顯活躍,價格振蕩趨穩。由于沒有新的利好消息指引,預計短期內國內玉米價格仍將弱勢盤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