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監測,上周江蘇稻米市場整體平穩。
粳稻
南部無錫市場上晚粳稻2.98元/公斤,持平。江陰當地市場上晚粳稻收購價2.94元/公斤,持平。鎮江商貿企業市場平均收購價在2.80—2.90元/公斤,大米加工企業收購價平均在2.84—2.92元/公斤,價格持平。其中丹陽市商貿企業粳稻收購價2.84—2.90元/公斤,大米加工廠普通粳稻收購價為2.84-2.86元/公斤,普通新粳稻出米率要求70%以上,水份要求在15%左右;優質品種粳稻,米廠收購價為2.900-2.920元/公斤,岀米率要求在72%以上,水份要求在15%以內,價格波動有限。揚中當地大米加工企業,普通新粳稻收購價為2.84-2.860元/公斤,較前期相比保持穩定,普通新稻出米率要求70%以上,水份要求在15%左右;新產優質品種粳稻 “武育粳”,米廠收購價為2.880-2.900元/公斤,岀米率要求在72%以上,水份要求在15%以內,較前期持平。
中部南通地區如皋市部分米業出米率70%以上的水分含量17%左右的粳稻收購價格為1.41-1.42元/斤,拋光色選的粳稻米出廠報價為1.90-1.92元/斤,價格均維持平穩。泰州市場上中等質量普通品種2012年新粳稻購銷企業本地50公斤收購價(下同)132-142元,與上周持平;加工企業當地收購價140-143元,與上周持平。
北部宿遷地區部分米業出米率70%的水分含量16%的普通粳稻收購價格為1.36-1.37元/斤,持平。徐州東部市場粳稻收購平均價格1.38元/斤,與上周持平,個體糧食經紀人下村上門收購價格為1.35元/斤,與上周持平,集鎮收購大戶收購價格為1.37元/斤,較比上周下跌0.03元/斤,大米加工企業就廠收購價格1.41元/斤,國有商貿流通企業掛牌收購價格,1.38元/斤。徐州市場粳稻收購價為1.40元/斤,與上周持平;銅山市場粳稻收購價格1.38元/斤,與上周持平;睢寧市場粳稻收購價格為1.39元/斤,與上周持平;邳州收購粳稻價格為1.38元/斤,與上周持平;賈汪收購粳稻價格1.39元/斤,與上周持平。連云港大米加工企業普通粳稻谷就廠收購價1.39元/斤,與上周持平。
粳米
南部南京市場上特等粳米出廠價在1.93元/斤左右,批發價在2.02元/斤左右,零售價在2.67元/斤左右,均與上周持平。江陰當地市場上二級粳米批發價3.84元/公斤,零售價4.07元/公斤,持平。鎮江市場普通粳米批發價為3.91元/公斤,零售價為4.25元/公斤,較上旬下降0.08元/公斤;優質粳米批發價為4.60元/公斤,零售價為5.0元/公斤,與上周持平;蘇北普通粳米批發價為4.0元/公斤,零售價為4.40元/公斤,較上周持平。其中丹陽市粳米批發價3.80-3.94元/公斤,與上周持平;揚中粳米岀廠批發價近期較為穩定,普遍在3.980-4.060元/公斤左右。
中部泰州市場上特一粳米加工企業出廠價192-197元,城區糧店零售價200-225元,與上周持平。宿遷地區部分米業拋光色選的普通粳米出廠報價為1.88-1.90元/斤,持平。
北部徐州東部市場標一粳米出廠價在1.90元/斤到2.00元/斤,零售價在2.10元/斤到2.20元/斤;東北大米出廠價格在2.40元/斤左右,零售價在2.70元/斤左右;小機加工大米批發價在1.70元/斤到1.80元/斤,零售價在1.90元/斤到2.00元/斤;均與上旬價格持平。
秈稻米
南京市場上特等雜交米批發價在1.86元/斤左右,零售價在2.15元/斤左右,與上周持平。徐州東部市場地產普通雜交稻收購平均價格在1.31元/斤左右間,價格持平,個體糧食經紀人上門收購價格為1.25元/斤,個別商貿企業收購價格為1.30元/斤,集鎮收購大戶收購價為1.30元/斤,國儲企業就庫收購價格為1.32元/斤,價格持平。徐州地區的邳州市場收購價格為1.32元/斤,宿遷地區的宿豫市場收購價格為1.32元/斤,淮安地區的淮陰市場收購價為1.32元/斤,連云港地區的東海市場收購價在1.30元/斤,持平。
近期國內稻米價格將保持平穩。一是東北部分地區再現降雪降溫天氣,冬至以后氣溫持續偏低,對產區水稻降水起不到積極作用,同時影響部分地區購銷活動的進行。目前東北產區粳稻水分普遍在17-18%之間,部分地區水分高達19-21%,高于常年水分標準,后期霉變幾率較大,這給購銷雙方都帶來極大地儲存和保管難題。二是水分偏大成市場購銷低迷主因之一。“水分太高”是目前東北產區加工企業共同的呼聲,也是各類稻谷經營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這給各類收購主體帶來的困難主要幾個方面:一方面,不進行烘干將無法大量存儲。在當前低溫條件下可正常儲存到明年的3-4月份,4月份以后隨著氣溫升高霉變風險極大;另一方面,稻谷烘干過程根據不同水分每斤將增加0.10-0.15元的成本,收儲費用大幅增加;第三,大部分加工企業沒有稻谷烘干設備;第四,未經過烘干水分偏高的大米發往南方銷區困難加大,外運機會大大降低。三是大米終端需求不旺。目前,距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大米市場消費旺季尚未啟動。從加工企業發貨趨勢來看,南方銷區客戶采購意愿不強。據了解,除了受東北新產稻米水分偏高影響外運因素外,最主要原因是受蘇皖粳米質價的比較優勢沖擊。據了解,江蘇與安徽2012年新產粳稻品質較常年大有提升,加上價格與運距的相對優勢,吸引南方銷區城市商家的青睞,導致東北米外運數量及進度均較往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