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經中儲糧總公司批準,河南、湖北同時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小麥最低收購價以2013年生產的國標三等小麥為標準品,白小麥、紅小麥和混合小麥均為每市斤1.12元,執行最低收購價的小麥為等內品(五等及以上),相鄰等級之間等級差價每市斤0.02元。湖北、河南南部小麥從5月20日開始收割,5月23日上市,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中儲糧總公司就迅速完成對小麥市場的調研,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速度之快,在近年了絕無僅有。這一惠農政策的及時出臺,受到多方歡迎。
雖然今年新產小麥上市前陳麥市場價格相對較高,但是作為全年第一個上市的新糧品種,小麥上市量集中,特別是湖北省、河南省農民都有及時出售小麥的習慣。因而,導致短期內小麥市場價格大幅度下降。湖北省、河南省小麥市場價格的下降幅度均在每市斤0.12-0.15元之間。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及時啟動,為農民增產增收奠定了政策基礎,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僅湖北省襄陽市,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啟動,就將為農民增收2.5億元。
在我國糧食生產連續獲得“九連豐”后,再次奪取增產豐收難度很大。去冬今春,特別是到今年三月底前,小麥主產區遇到了罕見的干旱天氣。全國十大夏糧主產區之一的湖北省襄陽市去年冬天沒有下過大雪,今年三月底前沒有下過大雨。而進入4月份后雨水偏多,尤其是在5月下旬小麥成熟收割階段,連遭強降雨襲擊。同時,偏重程度的病蟲害防治,也花去了不菲的開支。在生產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如果農民增產不能增收,地方政府將難以調動農民持續發展糧食的積極性。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快速啟動,增強了地方政府抓糧食生產的信心。
作為大宗商品,收購小麥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無論是面粉加工企業,糧食購銷企業,還是農村糧食經紀人等,都不可能有能夠滿足收購需要的資金。在小麥三個月后熟期期間,面粉加工企業收購的新小麥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動資金。如果沒有國家托市政策的出臺,面粉加工企業將面臨顧頭顧不了尾的困局。糧食生產的多元化格局,帶來了糧食購銷企業也象多渠道企業一樣,需要資產抵押獲得貸款,而主要是以倉庫為資產的糧食購銷企業顯然得不到足夠的收購資金。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啟動,為符合代收條件的糧食購銷企業提供了機遇。
在小麥市場流通不暢的情況下,依靠即收即賣的農村糧食經紀人,要么糧食積壓在手,資金周轉不靈,要么迫于資金和保管的雙重壓力,而不得不低價出售。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執行,為他們靈活經營提供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