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后期市場小麥價格的走勢,盡管目前市場仍有分歧,但持看漲預期的仍為多數。筆者認為,隨著消費旺季的到來,再加上中秋、國慶“雙節”的拉動,市場需求將會增加,后市小麥價格仍會延續穩中走強。
進入9月份以來,國內產區小麥價格延續穩中偏強態勢,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部分小麥價格呈現20~40元/噸的漲幅;面粉銷售回暖跡象有所顯露,企業訂單增加,價格亦出現20~40元/噸的跟漲。經歷近兩個月的調整以后,小麥價格由穩轉強,市場新一輪上漲苗頭漸顯。
制粉企業提價收購將成常態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雙節”的臨近,食品加工企業面粉需求量增加,加之大中院校開學,團購能力增強,制粉企業訂單增多,開工率普遍有所好轉,庫存消耗加快。因普遍擔憂后市價格行情,制粉企業補庫積極,收購力度增大,主產區小麥價格穩步走高。
8月下旬以來,隨著集中上市期的過去,國內小麥上市量明顯減少,各收購主體反映收購日益困難,尤其高質量小麥糧源更是難尋。盡管河南2012年托市小麥已入市拍賣,但10萬噸的數量對偌大的市場仍是杯水車薪。筆者認為,受市場上市減少、需求回暖的影響,在市場看漲心理以及農民惜售的雙重力量作用下,為獲得糧源,各用糧企業提價收購或將成為常態。
成本釋放推動小麥價格走高
成本釋放推動小麥價格走高,一是體現在生產成本,二是體現在流通成本。
從生產成本來看,成本的增加主要體現在各生產要素的全面上漲。面對扶搖直上的生產成本,農民需要用價格的上升來彌補成本的增加。
從流通成本來看,新麥上市之際,由于收購主體多向農戶直接收購,價格自然較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農戶手中余糧有限,作為需求主體的面粉廠采購會轉向貿易商和糧庫,這就相當于增加了必要的流通環節,價格包含了倉儲保管費用、利息等儲存成本,時間過得越長,儲存成本就會越高,這也將推動小麥價格穩定上揚。
后期面粉價格或有補漲空間
進入9月份以來,隨著天氣轉涼,加之中秋、國慶“雙節”臨近,國內面粉需求有所好轉,面粉價格穩中趨強。
市場預計,由于面粉價格上漲相對于小麥具有滯后性,加之市場需求將進入季節性旺季,大部分制粉企業認為,后市面粉價格會有一定的補漲空間。一方面,加工成本提高會推動面粉價格上調。由于夏收期間小麥收購價格較高,加上儲糧、貸款利率等費用增加,小麥出庫價格較高,加工企業成本壓力增大。尤其在麩皮等副產品行情難有起色的情況下,企業會提高面粉出廠價格來維持正常生產。
另一方面,季節性消費需求會拉動面粉價格上漲。一是天氣轉涼利于面粉貿易商備貨,二是“雙節”銷售旺季的臨近,將會拉動面粉價格整體穩中上揚。面粉價格穩步趨強,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支撐小麥價格上行。
政策性糧源庫存較往年減少
今年夏糧小麥雖然實施了托市收購,但收購狀況并不理想。政策性收購比重大幅減少,使得小麥市場糧源結構明顯變化。
從2006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實施以來,國內小麥市場基本上是完全的政策市,托市收購與政策拍賣幾乎壟斷著購銷市場。今年夏收小麥市場發生的巨大變化,將會使后期小麥市場流通方式發生改變。
市場人士認為,在今年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大幅減少的背景下,往年的積累庫存對市場調控短期內雖然仍是比較得力的方式,但長期看比較困難。尤其庫存糧源的分布不平衡,對區域性市場的調節能力下降,將留給市場價格上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