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玉米市場
10月17日,CBOT玉米期貨收漲。12月玉米收盤443美分,漲0.25美分,高點658美分,低點643.75美分。3月玉米收盤455.5美分,漲0.25美分,高點536.75美分,低點530.5美分。
美元大幅下滑,支撐大宗谷物市場,但是由于玉米單產頗豐,漲幅受限。美國農業部將不發布10月份的月度供需報告,開始準備11月8日的月度供需報告,這是自1866年以來,第一次不發布月度供需報告。由于擔憂單產頗豐導致期末庫存較高,限制市場技術性反彈速度。
10月18日,大連玉米期貨收跌。合約C1401開盤價2340,收盤價2339,跌4,持倉216052,減倉16256,成交25776;C1405合約開盤價2352,收盤2344,跌8,持倉275450,增倉6112,成交37420。(跌漲=今日收盤價—昨日收盤價)
東北新季玉米批量上市尚未啟動,市場各方觀望情緒較濃,豐產預期及需求仍顯疲弱將長期抑制玉米價格,市場交投清淡,預計短期仍將維持整理態勢。
今日國內玉米現貨保持弱勢平穩。東北產區目前黑龍江地區新季玉米已經大范圍收割完畢,與去年相比,今年新糧水分偏低,暫無明顯的霉變現象,且顆粒較為飽滿,容重也較去年偏高,因此總體糧質要好于去年。華北產區目前山東新糧上量也較前期增多,而因周邊地區供應充裕,所以山東企業收購價格整體偏弱。安徽新玉米上市增多,由于價低,農戶惜售,目前價格較穩。自東北陳糧余量縮減以后,銷區內華北及西北玉米成主流供應糧源,而近期山西春玉米到站報價略有走高,因其較夏玉米相比外觀偏好,且容重偏高,所以飼料企業需求意愿增強。隨著產區上量的增多,近期北方港口新糧集港量較前期明顯增加,而其收購價格也在供應壓力的制約下小幅走弱。根據目前北方港口的收購及平艙來計算,南北港口間理論發運利潤較前期縮減,而因南方港口走貨量持續偏弱,企業采購態度相對謹慎,都以隨用隨采為主。
二、玉米價格
10月18日國內部分地區玉米價格
地區 |
10月18日價格 |
與昨日相比漲 |
水分 |
吉林長春 |
2210-2230元/噸 |
0 |
15% |
遼寧沈陽 |
2170-2180元/噸 |
0 |
15% |
黑龍江哈爾濱 |
2100-2130元/噸 |
0 |
15% |
內蒙通遼 |
2200-2210元/噸 |
0 |
15% |
山東濰坊 |
2300-2310元/噸 |
10 |
15% |
河北石家莊 |
2200-2210元/噸 |
0 |
15% |
河南鄭州 |
2140-2160元/噸 |
0 |
15% |
山西運城 |
2050-2060元/噸 |
0 |
15% |
湖北武漢 |
2540-2580元/噸 |
0 |
15% |
四川成都 |
2520-2560元/噸 |
0 |
15% |
江蘇徐州 |
2390-2420元/噸 |
0 |
15% |
浙江杭州 |
2510-2530元/噸 |
0 |
15% |
江西南昌 |
2560-2600元/噸 |
0 |
15% |
湖南長沙 |
2560-2600元/噸 |
0 |
15% |
港口玉米價格
港口 |
收購價 |
水分 |
容重 |
廣東港 |
2440—2460元/噸 |
14.5% |
|
錦州港 |
2260元/噸(新) |
14 % |
|
鲅魚圈港 |
2250-2265元/噸(新) |
15% |
|
三、行情預測,
從短期來看,政策性的利好因素暫未出現,而隨著新糧的逐漸上量,市場供給壓力開始增強,整體價格也向著偏弱方向發展,雖然今年華北的產量較去年有所減少,但因河南新糧質量遠不及去年,所以當地糧源外流量或呈現縮減趨勢,而當地供給能力的增強也將給其價格帶來下行壓力。對于南方地區來說,西北及華北其他地區糧源仍能滿足飼料企業需求,且后期仍有進口玉米的補給,但由于各地物流運輸情況不同,因此短期內南方市場價格也將呈現總體偏弱,局部震蕩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