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市場
周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市場收盤上漲,主要受到鄰池小麥市場飆升的比價提振。
買賣套利交易活躍,支持玉米的價格。美國玉米播種耽擱受到天氣影響,截止到周日,玉米播種工作完成了29%,落后五年平均水平42%,也低于市場預期的33%。如果天氣放晴,那么農戶可以迅速加快玉米播種進度。不過中西部許多農戶更愿意在5月中旬之前種植玉米。國際方面,如果烏克蘭均未大量出口玉米,玉米市場就無力消化玉米播種規模減少幾百萬英畝帶來的影響。據了解,一些玉米耕地可能會轉播上大豆,這對大豆市場遠期合約利空。貿易公司目前有囤貨現象,期貨合約交易意向較低,更多傾向現貨尋找買家,給玉米市場帶來支撐。
近日,國內現貨價格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但整體市場利空因素居多,后期玉米價格大漲空間有限。東北產區臨儲結束后,工作重心轉移至春播,且春播種植工作也基本完成,但“東北強,華北弱”的格局沒有被扭轉。現貨流通糧源雖然不多,但當地貿易商和深加工保持較高的收購價格。據調查,吉林、遼寧等地有小部分散戶手中存留玉米,黑龍江等地玉米由于存在霉變現象嚴重,導致無法及時出手,預計,短期內產區玉米價格波動不明顯。華北產區部分城市出現小幅上行,集中上量得到消化。據統計,山東、河北地區糧食剩余不足3成,河南地區部分地區剩余量不到4成,同時,華北糧源銷區到貨價格平均環比上漲3.47%,漲幅普遍在60~100元/噸不等,漲幅高點地區在江西南昌周邊,河北汽運玉米到站價2480元/噸左右,環比增5.98%。華北糧源大幅調價,導致其在南方銷區與東北糧源的差價縮減為20~60元/噸,局部甚至持平或略高,華北玉米在南方銷區的到貨成本優勢淡化。南北港口價格暫穩。據統計,近一個月以來,南北港口玉米收購價格上行幅度在60—80元/t,盡管隨著4月底東北臨儲玉米收購結束以及自然晾曬糧源的上市,北方港口玉米供應量有望增加,但從今年農戶留存自然晾曬糧源的水平來看,其供應量將遠不及往年,因不少糧源已經被臨儲高價提前收購。此外,隨著進口高粱的到港,這也給玉米價格帶來一定沖擊。
二、玉米價格
地區 |
|
與昨日相比漲 |
水分 |
吉林長春 |
2240-2260元/噸 |
0 |
15% |
遼寧沈陽 |
2250-2270元/噸 |
0 |
15% |
黑龍江哈爾濱 |
2180-2220元/噸 |
0 |
15% |
內蒙通遼 |
2220-2260元/噸 |
0 |
15% |
山東濰坊 |
2360-2390元/噸 |
↑10 |
15% |
河北石家莊 |
2200-2240元/噸 |
↑20 |
15% |
河南鄭州 |
2140-2150元/噸 |
0 |
15% |
山西運城 |
2160-2180元/噸 |
↑40 |
15% |
湖北武漢 |
2550-2580元/噸 |
0 |
15% |
四川成都 |
2530-2550元/噸 |
0 |
15% |
江蘇徐州 |
2470-2490元/噸 |
0 |
15% |
浙江杭州 |
2540-2570元/噸 |
0 |
15% |
江西南昌 |
2560-2620元/噸 |
0 |
15% |
湖南長沙 |
2550-2580元/噸 |
0 |
15% |
港口玉米價格
港口 |
收購價 |
水分 |
容重 |
廣東港 |
2420-2440元/噸 |
14.5% |
|
錦州港 |
2420-2430元/噸 |
14.5% |
|
鲅魚圈港 |
2420-2430元/噸 |
15% |
|
三、行情預測
整體來看,雖然政策性收購和補助已經結束,但“政策化”的影響還是存在的。預計,5月中旬左港口走貨量將明顯緊張,后期,貿易商及用糧企業購銷動蕩多變,但市場總體供應量較為寬松,建議市場交易主體應隨采隨用,后期關注拍賣及下游消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