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市期貨一周要聞:本周美國經歷節日性停盤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市場以9月合約為主力持續下行,連續六天的走跌表現,使得美市玉米不斷打破最差紀錄,玉米期貨跌至近四年最低。主要原因大部分玉米產區的天氣依然理想,周一中西部地區溫度有所下降,未來十天內玉米種植帶的溫度普遍要低于正常水平,有助于玉米作物生長。土壤墑情充足,氣溫適宜,意味著玉米作物生長沒有受到任何的威脅。目前的作物狀況預示玉米單產可能超過趨線水平。玉米作物目前正進入關鍵的授粉期。天氣狀況非常有利于玉米作物授粉。據美國農業部盤后發布的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止到7月6日,美國玉米作物優良率為75%,與上周持平,上年同期為68%。亞洲谷物進口商放慢進口步伐,期待價格進一步回落。不過私營出口商繼續出售新季玉米。美國農業部周三表示,美國私人出口商向日本和未知目的地出售了一些玉米,2014/15年度交貨。美國農業部將于本周五發布7月份供需報告,報告出臺前交易商繼續調整倉位。預計,供需報告將會顯示今年美國玉米產量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美國CBOT玉米期貨本周回顧(以9月合約為主) |
|||||
美分/蒲式耳 |
周五 (7.04) |
周一 (7.07) |
周二 (7.08) |
周三 (7.09) |
周四 (7.10) |
漲跌 |
3.25 |
-9.0 |
-2.25 |
-7 |
-5 |
收報 |
442.25 |
400.50 |
398.25 |
391.25 |
386.25 |
市場影響因素 |
因獨立日,美國市場休市無,CBOT農產品日評。 |
玉米期貨下跌,跌幅超過了2%,創下近四年最低,因為中西部地區天氣形勢理想,引起市場猜測今年玉米產量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
玉米期貨收低,這也是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下跌,主要因為美國中西部地區天氣條件良好,預示今年玉米產量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
玉米期貨下跌,其中代表新季玉米的期約創下新低,跌破了4美元大關。 |
玉米期貨收盤下跌,其中新季玉米期約連續第八個交易日創新低,因為理想天氣提振玉米豐產。 |
2.國內市場行情
2.1臨儲拍賣情況
國內現貨市場:
7月9日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其聯網市場舉行的國家臨時存儲(含跨省移庫)玉米競價銷售交易會順利結束。內蒙古、湖南、江西、遼寧、黑龍江、吉林玉米4500354噸,實際成交1844125噸,成交率40.98%,總成交均價2223元/噸。
分省成交詳情如下
江 西:計劃交易2012年玉米285272噸,實際成交8363噸,成交率2.93%,最高價2440元/噸,最低價2400元/噸,均價2408元/噸。
湖 南:計劃交易2012年玉米56227噸,實際成交7978噸,成交率14.19%,成交價2440元/噸。
內蒙古:計劃交易2012年玉米649801噸,實際成交359464噸,成交率55.32%,最高價2260元/噸,最低價2080元/噸,均價2182元/噸。
遼 寧:計劃交易2012年玉米352354噸,實際成交350001噸,成交率99.33%,最高價2390元/噸,最低價2230元/噸,均價2322元/噸。
黑龍江:計劃交易玉米1654079噸,實際成交454725噸,成交率27.49%。其中計劃交易2011年玉米4761噸,實際成交3195噸,成交率67.11%,成交價2130元/噸;計劃交易2012年玉米1649318噸,實際成交451530噸,成交率27.38%,最高價2260元/噸,最低價2040元/噸,均價2121元/噸。
吉 林:計劃交易2012年玉米1502621噸,實際成交44.16噸,成交率99.33%,最高價2360元/噸,最低價2100元/噸,均價2257元/噸。
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定于7月10日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其聯網市場舉行的國家臨時存儲進口玉米競價銷售交易會順利結束。本次交易會計劃銷售進口美國2號黃玉米502404噸,實際成交376158噸,成交率74.87%,其中:2011年進口玉米計劃銷售317184噸,實際成交239912噸,成交率75.64%,成交均價2154元/噸;2012年玉米計劃銷售185220噸,實際成交136246噸,成交率73.56%,成交均價2134元/噸。
3現貨行情
3.1東北產區:產區拍賣優勢明顯 價格形勢難有好轉
東北產區本次拍賣成交效果有所好轉,自5月22日以來,東北產區拍賣放糧達944萬噸,接近國家臨儲庫存總量的1/7;東北地區成交均價波動不明顯,窄幅震蕩。且隨著拍賣糧源的持續放量,飼料企業采購心態較為清淡。但在本周三產區價格出現小幅上行,漲幅10元/t,主要是由于北糧外流嚴重,導致當地貿易商提價出售,同時,打破了平靜1個多月的東北市場。預計,在拍賣價格利好的情況下,臨儲庫存將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3.2華北產區:價格接近倒掛 玉米需求擴大
6月底以來,山東地區貿易糧基本耗盡。受山東地區價格和需求的雙重吸引,大量東北臨儲玉米流入,同時也支撐南北港口玉米價格上漲10-20元/噸。臨儲玉米競價交易成交亦獲得支撐,成交量和成交率均顯著提高。山東玉米價格較高,盡管當地深加工企業對到貨玉米扣量較多,價格有一定虛高成分,但東北臨儲玉米運往山東仍有較好利潤,因此吸引大量玉米流向山東地區。產區收購價格大幅上漲,以新麥價格計算,當前飼料廠玉米到廠價已經明顯高于小麥到廠價格。小麥替代玉米的成本優勢明顯,替代量明顯增加。
3.3南北港口:價格穩中有升 走貨量持續低迷
本周,北方港口優質玉米平倉價2480-2510元/噸,較上周上漲20元/噸左右。廣東港口東北玉米成交價2580-2600元/噸,較上周上漲20元/噸。受山東地區需求較好、價格較高拉動,港口大量玉米銷往山東,導致港口玉米堅挺上漲。同時,7月上旬,受采購費用補貼結束影響,廣東港口玉米到貨下降,部分貿易商惜售,出貨報價小幅上調,南北港口玉米價格將拉開至正常差價水平。目前由于貿易商有一定惜售心理,廣東港口玉米價格可能仍有小幅上漲空間。
3.4銷區:市場糧源寬松 采購以成本為導向
本周拍賣,銷區進行了國產和進口玉米兩個品種的競拍。國產玉米競拍效果持續下滑,成交均價處于合理范圍區間,說明銷區糧源比較寬松,飼料企業采購趨于理性。在進口拍賣階段,成交率略顯下滑。一方面是拍賣期間價格哄抬過高;另一方面飼料企業庫存較高,市場需求低迷。華中地區中型以上飼企玉米原料庫存保持在1個月以上、2個月左右,少數達3個月時間;華南地區庫存維持在1個月左右。目前替代品使用量增加,也抑制了糧價的上漲。但隨著畜牧市場行情逐漸好轉,銷區中大型飼料企業將在月中增加備貨數量。
3.5深加工:原料價格增高 企業持續虧損
本周深加工行情持續穩定,部分企業相繼進入停產檢修期,各類加工產品價格波動小。淀粉市場行情平穩運行,山東等地仍出現提價。即使市場需求較大,但深加工原料成本過高,當前,深加工仍處于虧損階段。受季節性影響,酒精消費持續清淡,市場下游需求低迷,酒精加工企業紛紛停產,這也也給DDGS價格帶來支撐。雖然東北深加工補貼政策出臺,但短期內深加工企業難翻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