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小麥作物收割期間出現大雨,小麥作物發芽率大幅提高,因而今年法國只有不足一半的小麥符合主要進口國的質量標準。
法國國家糧食局(FranceAgriMer)稱,雖然持續降雨,但是今年法國小麥蛋白含量僅略微減少0.1%,為11.1%。
另外一項主要指標容重平均為76.3kph,比上年減少1.3kph,但是高于2012年的76.1kph。法國谷物出口商指出,76kph通常是買家要求的最低水平。
但是今年法國小麥降落值遠遠低于正常水平,只有46%的小麥符合阿爾及利亞等許多主要進口國要求的220秒。去年小麥有99%達到降落值標準,2012年這一比例為72%。
出口商指出,小麥降落值指標尤其關鍵,因為與蛋白含量不同之處在于,小麥降落值很難通過與高質量小麥摻混來得到修正。
法國國家糧食局稱,小麥作物優良率為59%,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95%。
事實上,今年法國小麥需求形勢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小麥質量指標的方差,也就是差異程度。例如2013年,盡管小麥平均容重略高于上年,為77.6kph,但是低于76kph的小麥比例更低,只有12%,2012年為45%。
法國統計機構Agreste指出,2014年小麥質量參差不齊。盡管部分地區出現降雨問題,但是諸如法國東北和大西洋沿海等其他地區,小麥作物幾乎沒有受到降雨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