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11月6日的一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價格下跌,主要原因是美元匯率走強,出口需求不振,原油價格下跌。
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作物進展周度報告顯示,截至11月1日,美國玉米收獲完成85%,上周75%,去年同期62%,五年同期平均進度為79%。
基于各地收獲情況,市場猜測美國農業部會在下周出臺的11月份供需報告中提高玉米產量預測數據,給玉米價格構成下跌壓力。事實上,本周已經有多家機構上調玉米產量預測數據,其中Informa經濟公司預產量為137.18億蒲式耳,平均單產為170.1蒲式耳/英畝,均高于上月預測的135.61億和168.4蒲式耳/英畝。美國農業部目前的玉米產量預測為135.55億蒲式耳。
隨著新糧收獲上市,玉米需求形勢依然低迷不振。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0月29日的一周,美國2015/16年度玉米凈銷售量為556,000噸,比上周低了22%,但是比四周均值高出7%。基于美國農業部的數據,本年度迄今為止,玉米出口銷售總量比上年同期落后32%。
周五,美元指數報收99.260點,比周四上漲1.21點,比上周五上漲2.241點,漲幅為2.3%。周五,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國際原油期貨收盤下跌,其中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約報收44.29美元,比一周前下跌2.3美元。
不過美國農戶對當前的價格不滿意,囤貨惜售心理依然濃厚,致使許多地區玉米現貨基差報價堅挺上揚,制約玉米期貨價格的下跌空間。
另外,本周SGS SA公司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天氣惡劣,今年中國玉米產量可能減少5.8%,是15年來的最大降幅。此前市場曾預計今年玉米產量將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分析師指出,中國玉米減產可能使得中國不會過于強硬限制玉米酒糟粕進口。
從基金動向來看,截至2015年11月3日的一周里,投機基金在玉米期貨及期權部位的凈多單為24765手,比一周前減少8835手。下面是過去一周的期貨述評:
11月2日,玉米期貨收盤下跌,因為美國玉米收割工作臨近尾聲,市場供應改善。
11月3日,玉米期貨收盤上漲,因為國際原油期貨走強,農戶銷售緩慢。
11月4日,玉米期貨收盤在窄幅區間內互有漲跌,延續近期疲態。
11月5日,玉米期貨下跌,因美元匯率走強,玉米產量預測數據可能上調。
11月6日,玉米期貨收盤上漲,因為美元匯率走強。
11月6日收盤時,12月玉米期約比一周前下跌9.25美分,報收373美分/蒲式耳;3月期約下跌9.75美分,報收381.75美分/蒲式耳;5月期約下跌9美分,報收388.25美分/蒲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