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農:公司已與100多家玉米種子企業都建立了生物育種合作關系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2-17
大北農2月16日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答復了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投資者:公司旗下的生物技術公司引進現代種業基金和央產投的初衷是什么??他們除了給了一些錢,還有沒有其它方面資源或技術或別的什么的導入?對我們公司還有什么益處??引進它們,是否涉及上市公司優質資產的外流??
大北農董秘:為了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地建設以客戶為中心的市場推廣體系,全力拓展南美大豆性狀產品和市場,公司積極尋求外部戰略合作與資源支持,因此我們引進了現代種業基金和央產投,占了約9.26%的股份,占的比例不大。上述兩家公司的戰略投資,說明他們對公司生物育種技術的認可。公司第一代產品已經完全具備可商業化條件,具備持續推出迭代產品的能力。
投資者:你好,請問貴公司目前主要有哪些農作物種子?另外有沒有轉基因技術儲備?
大北農董秘:您好!公司全資子公司創種科技公司目前有玉米、水稻、大豆種子。生物育種產品主要有玉米、大豆。
投資者:公司的轉基因性狀是否已經在阿根廷種植;如果已經種植,種植面積多少;Bioceres的BH4性狀是否已經申請進口許可;
大北農董秘:您好!目前公司已與南美種企深化合作,將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育種技術與本地優異的種質結合,培育強有競爭力的生物育種大豆新品種,推動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育種大豆技術在南美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Bioceres的BH4性狀已經申請進口許可。
投資者:董秘您好!中國和阿根廷政府剛剛發布的聯合聲明第十一條中明確提到加大對農業生物領域的合作,并且前不久我國首次批準國內研發的轉基因大豆進口許可,就是大北農(002385)的轉基因大豆種子,面對阿根廷國內2.7億畝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請問貴公司在阿根廷的轉基因種子是否開始種植?推廣進展如何?
大北農董秘:您好!目前公司已與南美種企深化合作,將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育種技術與本地優異的種質結合,培育強有競爭力的生物育種大豆新品種,推動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育種大豆技術在南美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市場推廣方面,采用初期訂單種植+后期自由種植的策略,加快推進“自主研發,南美種植,中國消費”的生物育種大豆產業化與國內進口。
投資者:你好 轉基因證書公式日期到17號為止,請問下目前公司國內是否已經有轉基因種子訂單如果有是多少金額謝謝
大北農董秘:您好!公司目前已與100多家玉米種子企業都建立了生物育種合作關系,儲備的豐脈@保抗@倍抗@系列玉米品種(包括庇護所)。
大北農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34.42億元,同比上升53.55%;歸母凈利潤1.07億元,同比下降92.76%;扣非凈利潤-5351.47萬元,同比下降104.31%;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81.73億元,同比上升30.26%;單季度歸母凈利潤-39136.2萬元,同比下降166.38%;單季度扣非凈利潤-40031.37萬元,同比下降184.85%;負債率49.64%,投資收益-3021.18萬元,財務費用2.2億元,毛利率11.09%。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0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9家,增持評級1家。近3個月融資凈流出6681.34萬,融資余額減少;融券凈流出2936.06萬,融券余額減少。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大北農(002385)好公司評級為3.5星,好價格評級為2星,估值綜合評級為3星。(評級范圍:1 ~ 5星,最高5星)
大北農主營業務:生豬養殖與服務產業鏈經營、種業科技與服務產業鏈經營
公司董事長為邵根伙。邵根伙先生:1965年7月出生,中國國籍,博士學歷,于1994年10月創建本公司,任本公司董事長。主要社會任職包括:中國農學會農業產業化分會會長、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副會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畜牧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種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動物保健協會副會長、北京中關村(000931)農業生物技術產業聯盟理事長等。
上一篇 | 東北漲不停,玉米的春天來了?
下一篇 | CBOT玉米期貨收高,受低吸買盤提振
一周熱點
- 2022-06-24重磅!農業農村部審議并原則通過《生豬產能調控工作考核方案》
- 2022-06-24改善油脂利用,強化蛋白吸收 –利舒寶?水產專用乳化劑
- 2022-06-23我國修法對特定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合格證明材料作出相應銜接性規定
- 2022-06-23糧增價穩人心定 我國小麥豐收意義重大
- 2022-06-23豆粕價格開始走跌 飼料為啥還要漲?
- 2022-06-23飼料行業壓力倍增 六條建議破解難題
- 2022-06-22中國生豬產業分析
- 2022-06-222022年我國“大糧倉”大豆玉米生長情況如何?
- 2022-06-222022年5月份全國飼料生產形勢
- 2022-06-22農民日報仲農平文章:中國糧食自信從哪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