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以后,由于基層潮糧售糧基本結束,在庫存完成轉換的同時,貿易商挺價心態明顯,玉米價格也迎來了偏強運行的趨勢,雖然漲幅不大,但相對于前期跌跌不休的下跌,也總算讓產業鏈找到了一絲的慰藉。那么,后市玉米價格能否延續上漲趨勢?本文將做簡要分析。
糧源減少,玉米價格偏強運行
近期,國內玉米價格迎來不同程度的上漲,其核心驅動因素是基層糧源減少,貿易商低價惜售,市場供應略顯偏緊。
東北方面,五一假期過后,基層糧源供應以自然干玉米為主,而且整體上農戶售糧已經結束,糧源轉移至貿易渠道端;華北方面,目前售糧進度達到了87%左右,但仍較去年同期偏慢將近11個百分點。整體上看,隨著糧源的持續消耗,目前賣壓已經明顯減弱。
隨著市場糧源收緊,而貿易商建庫成本又普遍偏高,低價惜售心態較強,對玉米價格形成支撐。這種心態在華北市場表現得更為強烈,目前貿易商的建庫成本普遍在1.15~1.18元/斤,但出貨價格已經低于成本線。特別是五一假期過后,在接連迎來利好消息的情況下,小麥價格不漲反跌,讓原本打算麥收前騰庫的貿易商騰庫意向減弱,加劇了市場糧源供應的收緊,所以,我們也看到,這輪反彈華北地區的幅度要大于東北。
截止5月11日,東北地區玉米均價2255元/噸,較月初上漲10元/噸左右,華北地區玉米均價2210元/噸,較月初上漲30元/噸。
后市玉米價格還能上漲嗎?
從需求端來看,5月份依然很難有亮點可言。
做為玉米消耗主力軍的生豬養殖,在出欄預期增加的同時,需求跟進卻依然有限,供大于求的格局依然在維持,因此,飼料企業并不看好5月份的飼料需求,對玉米支撐十分有限。而且,不管是南方小區還是產區的飼料企業,原料玉米均處于一個相對安全庫存的水平,在近期玉米價格上漲后,采購積極性也同步下滑。另外,部分飼料企業仍有糙米混合物、進口大麥、高粱以及玉米粉的補充,對國內玉米仍以剛需采購為主,需求很難放量。
深加工企業方面,由于深加工企業4月份已經陸續完成建庫計劃,目前多以剛需滾動補庫為主。進入5月份以后,需求雖然較4月份有所提升,但相對飼料養殖而言,體量較小對玉米價格難以形成較強支撐。
綜上所述,隨著基層糧源消耗和庫存完成轉移的同時,貿易商對后市看漲心態較強,特別是華北市場,受麥價持續走低影響,麥收前騰庫需求可能要低于往年同期,玉米供應將繼續逐步減少,而需求端相對保持穩定。
預計5月中下旬,玉米價格將窄幅震蕩走高,但由于需求提振有限,限制玉米價格的漲幅。重點關注麥收前小麥價格和貿易商騰庫心態的變化。
來源:新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