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季玉米上市以后,因華北地區及東北地區玉米上市周期、下游需求及惜售時間出現節點不一,兩地玉米價格走勢不同。11月下旬或12月開始,華北地區基層農戶售糧積極性或提升,糧源供應仍顯寬松,玉米價格或仍有下跌空間;12月東北優質玉米價格或漲,但漲幅或有限。
多因素綜合影響 新季玉米上市后東北、華北價格走勢不一
對比玉米主產區華北及東北地區玉米均價走勢圖可以看出,9月份以來,華北地區玉米均價呈現先跌后漲再跌走勢,東北地區玉米均價震蕩走低。兩地玉米價格呈現不同走勢的原因在于:
1.新季玉米上市周期不同
9月開始,華北地區早熟玉米開始上市,9月中旬夏玉米上市量逐步增加,10月中旬開始多數地區玉米收割陸續收尾,集中上市時間多維持在1個月左右。東北地區夏玉米9月中旬陸續上市,而吉林地區于11月上旬末完成收割,收割周期將近2個月。東北玉米集中上市周期較華北地區延長,新糧集中供應壓力較華北減輕,因此新糧上市對玉米價格的沖擊更小。
2.下游企業采購力度不同
新糧上市疊加陳糧出庫,糧源充足,9月份華北地區下游企業采購不積極,采購量減少,同時新糧水分偏高,深加工企業對潮糧采購量有限,多維持剛需采購,加劇華北市場玉米下跌幅度。東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有集中采購潮糧的習慣,同時北方港口待發船只較多,需求對當地玉米價格有一定支撐。華北地區需求對玉米價格的利空作用更加明顯,導致9月份華北玉米均價跌幅明顯大于東北。
3.惜售時間節點出現的時間不同
9月底華北地區水分15%以內的毛糧跌至0.90元/斤左右,農戶惜售,玉米供應收緊,而下游部分企業玉米庫存減少,玉米采購積極性提升,供需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華北地區玉米價格,9月底開始,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反彈;10月下旬開始,華北部分地區農戶陸續少量售糧,玉米有效供應略增,但增幅有限,下游需求相對穩定,供需博弈,玉米價格窄幅盤整。因氣溫較高,東北地區基層農戶持續售糧,暫無出現明顯惜售情緒,市場潮糧供應相對充足,盡管下游企業陸續開始建庫,北方港口需求持續存在,但在新糧供應增加的壓力下,東北玉米價格繼續走低。
糧源供應仍顯寬松 后市價格或偏弱
目前華北多數地區玉米水分偏高,水分在15%以下的玉米偏少,玉米存儲難度較大,貿易商多隨收隨走,下游企業滾動補庫為主,需求提升空間較為有限。根據往年基層農戶售糧習慣,11月下旬開始,華北地區基層農戶售糧積極性或緩慢提升,而干糧供應依舊有限,市場糧源或繼續增加。但根據卓創資訊對市場的調研了解,農戶對當前價格接受度有限,售糧積極性仍略低于往年同期。需求方面,因干糧供應有限,下游企業或繼續按需采購,需求暫難有明顯提升。11月下旬華北玉米價格主流或穩定,漲跌空間均有限,12月份受玉米供應逐步增加影響,在無其他突發因素的影響下,預計華北地區玉米價格或偏弱。
隨氣溫下降,東北地區農戶售糧積極性或減弱,玉米有效供應或減,或在一定程度上對玉米價格形成支撐,預計短期東北地區玉米價格跌幅或收窄。12月份東北玉米價格或存上漲可能,其中優質玉米價格或上漲,霉變毒素超標玉米價格或難以上漲。
當前東北地區玉米發往華北地區以滿足飼料企業剛需為主,多數地區暫未達到順價條件,12月份在東北玉米價格上漲的情況下,東北玉米或依舊難以順價發往華北地區,華北、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或依舊依托于各自市場供需關系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