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6月3日消息:據貿易商和行業人士周四稱,據信中國棕櫚油已經開始拒絕接收棕櫚油船貨,這增強了早先中國買家可能在合同上違約傳聞的可信度。
在5月份期間,棕櫚油價格急劇暴跌,創下了近八個月來的最低水平,部分原因是在于市場擔心中國進口商準備把早先的采購合同違約。
近幾天里,傳聞中國進口商正與供應商重新就原來的合同議價,引起市場希望違約事件也許會避免,從而推動棕櫚油價格反彈。
但是棕櫚油價格的反彈行情很快就結束了。周四,拋盤壓力再度出現,因為有跡象表明中國進口商開始拒收船貨。
馬來西亞某種植園集團一位資深官員表示,市場上一直有洗船或違約傳聞,基于我們獲得的信息來看,這些傳聞是真的。具體數量還不清楚,但是他相信數量不少。
貿易商們還表示,有傳言說中國買家開始洗船,也就是以一定的費用把定購的棕櫚油回售給供應商。
周四午盤時,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基準8月毛棕櫚油合約成交在1560令吉(1美元=3.80令吉),比周三跌了83令吉。僅在過去一個月內,毛棕櫚油期價的跌幅就達到了300到400令吉。
棕櫚油價格突然下跌使得中國許多進口商可能面臨巨額損失,因為早先高價定購的棕櫚油船貨成本可能超過國內售價。而在前段時間內,中國政府決定采取措施緊縮信貸,令進口商的流動資金吃緊。
上周市場傳聞中國進口商可能會拒收約15萬噸棕櫚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