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發布的海關進出口數據監測預警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進口食用植物油(以下簡稱植物油)344.3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9.1%;價值23.5億美元,下降45.8%;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681.2美元,下降40.4%。但是在6月份,進口量和進口價格都均創年內新高。
繼今年5月單月進口量同比出現年內首次正增長后,6月份我國進口植物油76.8萬噸,同比大幅增長60.9%;6月份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761.3美元,環比增長4.8%,繼續去年12月份以來的逐月回升態勢。
分品種看,棕櫚油為進口主要品種。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棕櫚油214.4萬噸,下降9.7%,占同期我國進口植物油總量的62.3%。同期,進口豆油96.9萬噸,下降25.5%,占28.1%。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首席研究員陳晨認為,由于我國食用油脂油料對外依存度高,在食用植物油進口均價持續上漲帶動下,食用植物油終端價格或將出現影響。而目前國內食用油處于傳統的消費淡季,許多食用油品牌終端價格都出現下降,而隨著原料價格的上漲,下半年終端價格或將出現上升。
不光是食用植物油,今年前7月,我國大豆進口也出現大幅增長。前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2648萬噸,同比增加27.7%。7月份國內大豆進口量再次創出新高,達到了439萬噸,同比增加25%。進口大豆壓榨依然有利潤的情況下大豆進口穩步上漲。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也表示,隨著進口量的增長,這表明我國在食用油這一塊對進口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中投顧問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食用油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世界四大國際糧油巨頭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占據我國食用油脂70%的生產能力。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團更是居國內食用油市場首位,其旗下品牌占據小包裝食用油60%~70%的市場份額。目前,益海嘉里占有國內整個食用油市場的42%,中糧集團占13%,九三油脂集團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