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月28日的一周里,ICE旗下的加拿大溫尼伯商品交易所油菜籽期貨市場收盤下跌,主要原因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和豆油走軟。

分析師稱,CBOT大豆和豆油走軟,壓制了油菜籽市場人氣。多頭獲利平倉,農戶進行套期保值拋售,給盤面構成了壓力。市場猜測今年春季加拿大油菜籽播種面積將大幅提高,也對盤面利空。
阿根廷大豆產區近來出現了大范圍的降雨過程,提振了當地大豆作物狀況。
不過馬來西亞棕櫚油和歐洲油菜籽期貨走強,全球植物油需求前景明朗,制約了大盤的下跌空間。
國內加工商的需求穩定,出口商對日本的出口生意定價,也支持了油菜籽價格。另外,近來有新的出口需求,同樣提振了油菜籽價格。
出口商證實向迪拜出售了加拿大油菜籽,不過沒有透露具體的數量、船期以及價格。
截止到1月28日的一周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市場收盤下跌,主要原因是南美大豆產區天氣改善,巴西大豆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促使多頭獲利平倉拋空。1月28日收盤時,3月大豆合約比一周前跌了14.25美分,報收1398美分/蒲式耳。
據加拿大油籽加工商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1月26日的一周里,加拿大油菜籽加工量為113,745噸,相比之下,一周前為112,820噸。2010/11年度(8月到次年7月)迄今為止油菜籽加工總量已達2,937,044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1,924,494噸。
1月28日收盤時,3月油菜籽合約比一周前跌了4.00加元,報收597.60加元/噸;5月合約下跌3.30加元,報收606.50加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