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籽供應進一步趨緊
美國農業部1月份供需報告顯示,全球2010/2011年度油籽產量預計4.404億噸,較上月預測減少230萬噸。預測大豆產量為2.555億噸,下調230萬噸。美國大豆產量為9061萬噸,較此前預測減少124萬噸。由于畝產下調,預測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050萬噸,較上月預測減少150萬噸。全球油籽年終庫存下調200萬噸,達到6830萬噸,其中阿根廷和美國大豆庫存降幅最大,分別較上年度下降265萬噸和29萬噸。2010/2011年度全球油籽庫存消費比下降至18.15%,全球大豆庫存消費比下降至22.81%,2010/2011年全球植物油庫存消費比也將下降至1975/1976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7%。由于全球油籽供應進一步趨緊,加之盡管阿根廷將迎來大范圍降雨,但大豆生長末期產區天氣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植物油維持高位堅挺走勢。
國際棕櫚油市場基本面持續強勁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1月10日公布了該國12月棕櫚油主要數據,2010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1699萬噸,為連續第二年減產;全年棕櫚油出口量則創下1665萬噸的紀錄水平,12月底庫存下降至161.5萬噸,為近三年來同期的最低水平。由于一季度是棕櫚油減產季節,棕櫚油供應將出現明顯下降。短期來看,1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將減產15%;而因需求強勁印度取消了植物油進口關稅,并將在一季度集中購買棕櫚油,其在馬來西亞的采購量將達到去年全年水平;印尼將在2月份將其出口關稅由此前的20%提高至25%;部分出口份額將在2月份轉移到馬來西亞,預計將加快消耗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1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有很大可能接近2009年以來的歷史偏低水平,對國際棕櫚油市場形成中期利好,進而進一步支持BMD棕櫚油期價。
我國棕櫚油潛在補庫需求較大
海關進口數據顯示,12月份我國棕櫚油進口量創出一年來的單月最高紀錄,高達65.7萬噸,環比上漲24.43%,同比上漲10.66%。但從國內港口棕櫚油庫存數據跟蹤來看,國內主要港口地區的棕櫚油商業庫存并沒有出現增加跡象,一直在維持在30萬噸以下的偏低水平。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國棕櫚油消費淡季的實際消耗能力強于往年,并且貨源相對集中,國內棕櫚油的基本面實際上非常強勁,預計春節過后進口補庫需求有望繼續支撐國際市場價格。
植物油調控加碼,年前市場將繼續承壓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全年CPI上漲3.3%,超越調控警戒線0.3個百分點,全年食品價格指數上漲7.2%。由于春節臨近,季節性物價上漲壓力加大。為此,我國政府自1月20日將執行新的存款準備金水平。此外,由于新年伊始國內信貸投放量過猛,監管層已經緊急下令要求各大行限制信貸投放甚至停貸,同時部分銀行近期已經上調貸款利率。近期國儲調控植物油價格也在加碼,以8900元/噸和3500元/噸的低價向大型油脂企業定向銷售45萬噸菜油以及35萬噸大豆,并將在2月份前投放完畢。在調控政策的壓制下,近期國內植物油市場總體表現為欲振乏力,預計春節期貨盤面將繼續因此而承壓。
國際基金調倉結束,持倉方向繼續對市場有利
從CFTC公布的商品基金持倉來看,國際基金年初的持倉調整已經結束。目前商品基金在CBOT豆油期貨上的凈多持倉達已經恢復到了去年10月26日以來的最高水平,為79149手;在CBOT大豆期貨上的凈多持倉為歷年來的次高值22.56萬手,僅略低于10年12月28日的22.83萬手。CBOT玉米期貨上的凈持倉情況與大豆類似,其在原油期貨上的持倉也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基金調倉結束后,我們可以看出商品基金仍然長期看好農產品。
作物爭地繼續支撐價格
去年美國大豆、玉米收獲以后,因兩者供應均較為緊張,種植面積之爭異常激烈。以目前美豆和美玉米的比值關系分析,要想爭到更多面積的大豆還需要向上修正當前的比值。而因阿根廷玉米減產預期強烈且美國玉米供應更加吃緊,國際玉米市場價格很難大幅下跌,所以大豆上漲的概率相當大。知名分析機構Informa最新預計,美國2011年大豆播種面積預估下調至7665.4萬英畝,12月預估為7756.5萬英畝。該機構預計美國2011年玉米播種面積將達9090.3萬英畝,略高于此前預估的9075.5萬英畝。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美國2010年玉米播種面積為8820萬英畝,大豆播種面積為7740萬英畝。
總之,近一個階段棕櫚油市場基本面依舊相當強勁,牛市基礎牢固。在美元中期走軟的背景之下,很難看到商品市場有大級別的調整,當前以獲利回吐為主要特征的回落行情或將十分短暫,春節之后大連棕櫚油有望恢復趨性漲勢,節前急跌時仍是投資者進場做多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