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消息:周一,亞洲地區棕櫚油現貨價格穩中互有漲跌,市場交易清淡,馬來西亞毛棕櫚油期貨市場收低。
周一,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市場收盤下跌,未能延續早盤的漲勢,因為亞洲電子盤交易中CBOT豆油回落,歐元區債務危機可能無法馬上解決,引發多頭獲利平倉拋售。基準1月毛棕櫚油合約收低1.3%,報收2876令吉/噸,盤中該合約一度大漲1.1%,創下了2946令吉的高點,這是自9月27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船運調查機構ITS周末期間預計十月份前十五天棕櫚油出口量比上月同期增長11.9%,達到725,456噸。這一數據低于市場預期的72.6萬噸。
另外一家機構SGS預計十月份前十五天棕櫚油出口量為719,575噸,比上月同期增長10%。
SGS的數據顯示,今年十月份前十五天馬來西亞向中國出口了179,989噸棕櫚油,相比之下,上月同期為237,560噸。同期馬來西亞向歐盟出口了154,879噸棕櫚油,相比之下,上月同期為58,955噸。
分析師稱,雖然棕櫚油出口表現良好,但是外圍市場走軟,全球經濟形勢令人擔憂,制約了現貨價格走勢。
在現貨市場上,10月交貨的24度精煉棕櫚油報價為每噸1010美元,馬來西亞港口FOB價。
即期交貨的毛棕櫚油報價為每噸2890令吉,下跌1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