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縣推廣新技術 覆膜花生產業不斷壯大
覆膜花生2011年又是大豐收
近日,記者來到扶余縣,扶余縣素有“四粒紅花生之鄉”的美譽。記者看到,在公路的兩邊,大多數農田都是黃澄澄的,而在其中一塊耕地上,卻呈現出一片片白色,農民們正在地里忙碌著收獲。扶余縣農業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推廣地膜覆蓋技術,山東省晚熟、高產的大花生品種在扶余縣安家落戶。
“2011年,我種了5坰覆膜花生,產量比其他家露地花生產量高很多。”扶余縣大林子鎮七家子村農民李紀凡樂呵呵地向記者介紹說,從2002年起,他家就開始種植覆膜花生,這些年來,他家的花生產量一直比普通的露地花生產量高。李紀凡說,2011年又是一個豐收年,2011年純收入能達到6萬元左右,比2010年增加不少。
利用試驗田推廣技術
為了推廣地膜覆蓋技術,扶余縣農業部門建立了試驗示范基地,引進了“魯花”系列等高產新品種,經過對比試驗,篩選出了適合扶余氣候、土壤等條件的主推品種,總結了相配套的栽培技術,通過召開現場會、走村進屯進行技術講座等形式,全面推廣花生地膜覆蓋新模式、新技術。
2010年,扶余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弓棚子鎮井泉村農民孟凡平的承包田里,試驗示范了“花生縮壟增行、地膜覆蓋”新技術。在技術人員和農民的精心侍弄下,示范田迎來了一個豐收年。經過測量,雙壟增行覆膜1公頃地的實測(產量)是26000斤。孟凡平說,“這項技術確實好,一坰地能增產2000到2500斤花生。”
守家在地就能賣出花生
經過幾年的發展,扶余縣的覆膜花生產業不斷壯大,面積逐年增加,相應的配套技術日益成熟,覆膜機、收割機、扒皮機等先進的農用機械已在生產上全面推廣應用。由于今年市場上花生暢銷、價格高,農民守家在地就能賣出花生。賣了花生的農民數著嶄新的鈔票,雖然面帶灰塵的臉略顯疲憊,卻掛滿了笑容。據扶余縣農業部門統計,2011年,扶余縣種植覆膜花生面積2.1萬公頃,純效益達2億多元。
一周熱點
- 2021-03-03美國作物保險價格預示今年大豆和玉米播種面積增加
- 2021-03-03美國大豆播種面積需要超過9000萬英畝,牛市可能持續到2022年
- 2021-03-03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需求強勁,可能導致美國大豆供應極為緊張
- 2021-03-03StoneX調低2020/21年度巴西玉米產量預測值
- 2021-03-03巴西農戶提前預售過多玉米和大豆,錯失大漲行情
- 2021-03-03南美專家: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早播玉米單產令人失望
- 2021-03-03家園農業綜合公司:巴西大大豆播種完成23.4%
- 2021-03-03收獲耽擱造成巴西港口貨輪排隊數量創下歷史最高
- 2021-03-032021年3月2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3-03美國大豆現貨市場述評:大豆現貨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