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至12月25日,印度新作棉花(20800,-10.00,-0.05%)到貨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5%,從去年同期的1,180萬包下滑至880萬包(170公斤/包)。
綜合媒體12月28日消息,10月1日至12月25日,印度新作棉花到貨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5%,因需求疲軟,以及棉農惜售作物等待國家收購。
據印度國營棉花公司(Cotton Corp. of India Ltd)的最新數據顯示,同期,印度棉花供應從去年同期的1,180萬包下滑至880萬包(170公斤/包)。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棉花生產國。
供應量下滑或削減印度出口,盡管市場預期產出有望創紀錄高位。
10月1日以來,紐約3月期棉合約已下跌約10%,因全球產量增加及需求疲軟。
印度最大棉花產地--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棉花到貨量銳減22%至290萬包,第二大產區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到貨量減半至140萬包。
印度棉花協會主管Shirish Shah稱,1月份棉花日到貨量料從目前的20萬包增至25萬包左右。
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棉農希望國家收購價能從每百公斤3,300盧比升至6,000盧比,因投入成本上升。
但將收購價提高至這一水平比較困難,因產出增加及需求低迷導致印度國內棉價下跌。過去一年,印度國內棉價下滑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