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油菜籽生產概況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生產國,常年油菜籽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0%左右。2008年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首次超過我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油菜籽生產國。盡管受天氣狀況和種植收益的影響,我國油菜籽年產量波動較大,但總體仍然呈現增加的態勢。我國在1999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后,一直維持在1000萬噸以上的水平,2009年再次創下1366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種植面積達到歷史第二高位。
我國油菜籽主產省生產情況
我國油菜籽種植主要集中于長江流域、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其中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以種植秋冬種油菜為主,約占種植面積和產量的92%—93%,而西北地區以種植春播油菜為主,約占種植面積和產量的7%—8%。
最近幾年,我國油菜籽生產格局發生了變化。最大的油菜籽主產省湖北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呈現小幅波動格局,不過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仍保持穩定。而傳統主產區的安徽和江蘇等省種植面積和產量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占全國產量的比重不斷降低。湖南、四川等省種植面積和產量不斷增加,占全國產量的比重明顯提高。
我國油菜籽消費情況
近年來我國油菜籽消費量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不過,由于供應量難以持續增加,消費量增加受到限制,國內油菜籽產不足需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我國油菜籽幾乎全部用來榨油,油菜籽消費增長受到國內產量和進口量的嚴重制約。最近幾年由于我國油菜籽壓榨能力大幅增加,產能嚴重過剩,主產區加工企業開工率一直維持較低水平,大中型企業每年開工率只有3—5個月,小型企業開工率更低。
進口油菜籽對國內市場的影響
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我國油菜籽進口量快速增加,嚴重沖擊了國內市場,導致國產油菜籽收購價格大幅下跌,農戶種植積極性下降。同時,由于國內廠商盲目進口,激發了主產國農戶種植熱情,全球油菜籽產量不斷增加,國際市場價格大幅回落。2009年11月份國家出臺了限制油菜籽進口的政策,使得我國進口格局發生變化。如果未來幾年國家繼續限制進口,可能導致非主產區更多的油廠通過技術改造加工油菜籽,進而出現主產區油菜籽進口量保持較低水平,而非主產區進口量繼續增加的局面,無法起到限制進口、保護國內種植和加工行業利益的目的。
我國油菜籽進口前景展望
雖然受國家政策的影響,今年我國油菜籽進口量大幅下降,但隨著供求矛盾的尖銳,即使未來不取消對進口油菜籽的限制政策,我國油菜籽進口量也會保持增加的趨勢。樂觀預計,到2015年我國油菜籽進口量會再次超過300萬噸,而如果國家取消限制政策,油菜籽進口量可能達到甚至超過400萬噸。全球油菜籽產量難以持續大幅增加,而國際市場的需求則不斷提高,未來10年全球油菜籽供應將會保持偏緊的局面,其價格將會明顯提高,進而制約全球貿易量的增加,預計到2020年我國油菜籽進口量在500萬噸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