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統計資料 » 正文

新棉季試點新規則 價格形成由市場定

  作者: 來源: 日期:2014-09-03  

  再過幾天,國內棉花市場將正式進入2014~2015年度,而新年度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的實施細則也即將出臺。

  更市場化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應該是什么機制?

  近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前往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新疆考查。他指出,開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可以幫助探索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對試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充分估計和足夠準備。

  據農業部透露,試點階段采取生產成本加基本收益的方法確定目標價格水平。目標價格只保證農民獲得基本收益而不是全部收益,當市場價格下跌時,農民也要承擔部分收益下降風險。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開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目的,是在保障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價格形成交由市場決定。

  棉價國內外倒掛收儲壓力大

  始于2011年的棉花臨時收儲制度,已于今年正式取消。據記者了解,實施棉花臨時收儲政策以來,3年間國際棉價“跌跌不休”,國內外棉價差呈現不斷走高之勢,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運行雙軌制。

  今年以來,每噸棉花內外價格相差最高達到6500元之多,達到歷史高位。

  2013~2014年度棉花收儲結束后,1100萬噸棉花進入國儲棉倉庫。在國家儲備棉巨量庫存難以消化的情況下,一條艱難的紐帶形成了:國內外棉價倒掛,導致紡織企業成本居高、競爭力降低以及訂單流失。

  如此一來,基于棉花臨時收儲政策的相關財政壓力和市場壓力逐漸浮出水面。

  “國內外棉價差居高不下,降低了中國紡織企業參與全球貿易的競爭力,在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之下,對中國紡織企業的打擊無疑是雪上加霜。”一位紡織行業人士認為,中國實行棉花收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棉農利益,同時保障市場供應,但當收儲政策進行到第3個年頭的時候已經是舉步維艱。

  “由于國內棉花價格大幅高于進口成本,市場主體不愿入市收購,國家收儲壓力急劇增加,上下游價格關系扭曲,市場活力減弱,對整個產業鏈帶來不利影響。”李國祥表示,棉花臨時收儲政策能夠有效實施的前提條件是國內市場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格。但近兩年來,一方面,國際市場棉花價格大幅走低;另一方面,國內棉花價格在臨時收儲政策的支撐下高位運行,國內價格由以往低于國際市場轉為高于進口成本。臨時收儲政策因此難以繼續實施。

  棉農也應分擔市場風險

  參與細則制定的新疆建設兵團發改委副巡視員伍新南認為,實施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府不干預市場價格,企業按市場價格收購,有利于恢復國內產業的市場活力,提高國內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將政府對生產者的補貼方式由包含在價格中的“暗補”變為直接支付的“明補”,讓生產者明明白白得到政府補貼,有利于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補貼效率。同時,也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規模化程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激勵農業技術進步,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開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可以幫助探索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在新疆走訪了種植農戶、棉花收儲和紡織企業的汪洋強調,并表示下一步將增加棉花進口和儲備棉投放透明度,以穩定市場預期。

  “市場活動必然存在風險,棉農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在通過市場獲得收益的同時,必然也要承擔市場波動的風險。”李國祥表示,因為國家是按照新疆市場的棉花平均價格來進行補貼的,不是按單個農戶的實際出售價格來補貼差價。因此,如果棉農種出的棉花品質優,售價高出平均價,那么棉農的總收益自然就更多,反之就會少一些,在大多數行業,市場風險都是由市場主體全部承擔的,但考慮到棉花生產的特殊性,國家實行目標價格政策,與農民共擔風險的同時,促進整個棉花產業健康發展。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