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季油菜籽上市以后,由于國家補貼政策缺席,整個油菜籽市場陰云密布,農戶和油菜籽加工企業都處于迷茫中。近期,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農業部、財政部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出臺了關于做好2015年油菜籽收購工作有關事項通知,但包括安徽省在內的國內油菜籽主產省還未出臺具體實施細則,油菜籽市場靜待補貼政策明朗。
補貼細則暫未出臺
在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農業部、財政部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出臺的關于做好2015年油菜籽收購工作有關事項通知中,明確要求從今年起由各油菜籽主產省地方政府負責組織各類企業進行油菜籽收購,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要組織、引導和鼓勵各類企業按照依質論價、優質優價的原則,積極開展收購,促進油菜籽產業健康發展,特別是重點產區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油菜籽集中上市時的收購工作,防止出現農民“賣籽難”。要加強收購市場監管,嚴厲打擊打“白條”、壓級壓價等坑農害農行為,規范市場秩序。
中央財政將對湖北、四川、湖南、安徽、江蘇、河南、貴州油菜籽主要產區適當予以補貼,支持地方采取鼓勵加工企業收購、補貼種植大戶、推廣高產優質油菜及品牌化生產經營等方式,做好油菜籽生產和收購工作。
記者從省財政廳和省糧食局了解到,我省近期已獲得中央財政1.47億元資金支持,用于對新季油菜籽的政策補貼。目前,省糧食局、財政廳、省發改委、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安徽省分行和省農委已草擬了初步實施細則,并正在個部門之間進行討論,最后將上報省政府,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對外公布。據有關部門人士介紹,中央財政1.47億元補貼資金其中一部分將用于扶持油脂加工企業品牌化生產經營,其余資金將下撥到有關地市,由各地方按照本地區實際情況在通知規定的范圍內具體操作。
農戶觀望氣氛濃
東至縣大渡口鎮麻石橋村婁福留今年種植了近7畝油菜籽,“今年油菜籽產量不錯,平均畝產400斤。”他告訴記者,但油菜籽收上來以后,市場收購價格太低,同時愿意放開收購的加工廠也太少了。去年婁福留的油菜籽以平均2.47元/斤的價格早在6月中旬就出售了,但今年還一直貯藏在家中。記者了解到,麻石橋村耕地面積5000畝,油菜種植面積約3000畝,目前農戶手中的油菜籽還有一半未銷售出去。近期油菜籽市場銷售價格在1.8元/斤一線,遠低于2元/斤的農戶心理價位。
據宣城市物價部門在宣州區貍橋鎮慈溪村和養賢鄉新河村的走訪調查,今年當地油菜籽收購價由前期的225元/百斤,直線滑落到190元/百斤,下降幅度超過30%。貍橋鎮慈溪村村本季油菜種植面積達到900畝,但由于價格過低,截至目前,仍有70%的農民油菜籽沒有出售,存放在家。
業內人士認為,菜籽收購政策明確之后,菜籽收購價格將企穩,市場預期也將趨于明朗化,農戶將逐漸增加菜籽的銷售量。
油廠收購進度緩慢
宣城龍博工貿公司負責人李士龍告訴記者,企業現在每天新季油菜籽的收購量只有40—50噸,遠低于去年同期的70—80噸。油脂企業目前一般隨用隨收,不敢過多庫存。“按照目前的價格收購,油脂企業的收購風險基本可以得到控制,但在此價格下,農戶的銷售意愿也不高。”李士龍說。
和縣綠源油脂公司負責人劉大國也有同感,“去年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收購了3萬噸油菜籽,但今年只收購了4千噸油菜籽;油菜籽收購價也從前期的2.1元/斤滑落到現在的1.9元/斤。”他告訴記者,主要是由于目前油菜籽下游需求疲弱,油脂企業更不敢貿然收購,導致菜籽收購價一低再低;而農戶普遍惜售,不愿意出售新產油菜籽。
國產菜籽購銷市場化
李士龍認為,在缺乏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撐下,本季油菜籽收購形勢不會太好,市場收購價格應該在目前的1.9元/斤上下波動,不會有大的起色。劉大國也不看好本季油菜籽市場行情,他認為,新季油菜籽收購價很難突破2元/斤,或在1.7—1.9元/斤之間波動,但跌破1.6元/斤的可能性也不大。
有關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國家不再對國產菜油實行收儲,油廠以市場價收購國產菜籽進行加工,壓榨形成的油粕將直接面對沿海油廠的競爭。除了國產菜油由于非轉基因或濃香小榨較進口菜油獲得一定的溢價外,國產菜粕價格與沿海進口菜粕接軌,國產菜籽價格與進口菜籽價格的價差將會大幅縮小。因此,在油菜籽收購政策還不明朗的情況下,油菜籽收購市場化或成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