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收盤連續(xù)第二個交易日下跌,追隨外圍市場的跌勢。俄羅斯可能限制棕櫚油消費,棕櫚油出口疲軟,也給棕櫚油價格造成下跌壓力。
截至收盤,棕櫚油期貨下跌14令吉到24令吉不等,其中基準(zhǔn)10月毛棕櫚油期約下跌17令吉或0.73%,報收2188令吉/噸,約合每噸575.03美元。
一位交易商稱,中國大商所24度精煉棕櫚油價格下跌,美國豆油期貨走軟,給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造成下跌壓力。
他表示,美國大豆作物進入關(guān)鍵生長期,天氣形勢非常重要。
受齋月節(jié)的影響,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交投緩慢。不過到月底市場交易可能加快。
有消息稱,俄羅斯正在考慮限制食用生產(chǎn)中的棕櫚油用量,也給棕櫚油價格造成下跌壓力。
目前交易商等待下周一出臺的7月份前25天棕櫚油出口數(shù)據(jù)。
另外,市場還密切關(guān)注厄爾尼諾出現(xiàn)前的棕櫚油產(chǎn)量形勢。分析師稱,除非出現(xiàn)重大的天氣問題,否則今年棕櫚油產(chǎn)量可能穩(wěn)中提高。
近來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也拖累棕櫚油價格。如果原油價格仍低于50美元/噸,那么將帶來更多的影響。
周四,令吉兌換美元的匯率下跌0.37%。令吉疲軟,提振棕櫚油出口競爭力。
周四,棕櫚油期貨成交量估計為26,825手,相比之下,正常為35,000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