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8年7月13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價格大多下跌,未能延續上周的反彈勢頭,因為中美貿易戰升級,美國大豆作物狀況良好,美國農業部發布的7月份供需報告利空,美豆出口需求不振,美元走強,原油下跌。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18年11月大豆期約比一周前下跌60.25美分,報收834.25美分/蒲式耳。美灣1號黃大豆的駁船報價為每蒲式耳870.25美分,比一周前下跌61.75美分。Euronext交易所8月交割的油菜籽期約報收359.75歐元/噸,比一周前下跌2歐元。洲際交易所(ICE)11月油菜籽期約比一周前下跌26.1加元,報收485.10加元/噸。阿根廷大豆在上河的現貨報價為371美元/噸,比一周前上漲3美元,FOB價格。大商所2018年9月大豆期約報收3,502元/噸,比一周前下跌147元。
本周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繼續下跌,因為利比亞原油出口可能增加,抵消全球供應吃緊帶來的支持。另外,美國和中國貿易戰升級,可能傷害原油需求,也對價格利空。本周美國能源公司維持鉆井平臺數量不變,因為原油價格從5月底到6月底期間一直處于跌勢,過去一個月鉆井平臺數量增長速度放慢。據Baker Hughes能源服務公司稱,截至7月13日的一周里,鉆井平臺數量為863個,與一周前保持穩定。周五,美國紐約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市場8月交割的輕質原油期約報收71.01美元/桶,比一周前下跌3.8%。今年迄今為止,美國原油期貨平均價格為每噸65.95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為50.85美元,2016年為43.47美元。
本周美元指數創下四周來的最大單周漲幅,因為中美貿易沖突升級,特朗普總統訪問歐洲時的言論令人擔憂。周五,美元指數報收94.71點,比一周前上漲0.7%,這是自6月15日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
上周美國政府正式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產品加征25%關稅,導致貿易戰再度升級。之后中國做出反應,對包括美國大豆在內的34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美國政府本周宣布計劃從8月30日起開始對另外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征收10%關稅。中國商務部表示將被迫采取反制措施。全球投資者目前正在重新評估貿易戰帶來的影響,包括農產品在內的商品市場走低。事實上,近來中國買家已經暫停進口美國大豆,中國大豆需求主要轉移到了南美,造成美國大豆出口銷售放慢。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7月5日的一周,美國2017/18年度大豆凈銷售量為158,600噸,比上周低72%,比四周均值低62%。2018/19年度凈銷售量為270,800噸,低于一周前的458,700噸。
中國海關總署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6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比上年同期增加13.1%,因為買家搶購巴西大豆,避開成本上漲的美國大豆。中國6月份進口大豆870萬噸,高于上年同期的768.7萬噸。但是6月份的進口量比5月份的968萬噸減少25%。
美國大豆作物狀況依然良好,處于歷史高位。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作物進展周度報告顯示,截止到2018年7月8日,美國18個大豆主產州的大豆作物優良率為71%,和一周前持平,去年同期為62%。氣象預報顯示,未來一段時間中西部地區將會出現降雨及低溫天氣,依然有利于大豆作物生長。
美國農業部發布的7月份供需報告利空。美國農業部預計2018/19年度美國大豆產量為43.1億蒲式耳,比上月預測值高出3000萬蒲式耳,因為收獲面積增加。大豆單產預測數據不變,仍為每英畝48.5蒲式耳。由于中美貿易沖突,2018/19年度美國大豆出口預測值調低至20.4億蒲式耳,比上月預測值低2.5億蒲式耳。雖然中國市場份額受損,但是美國大豆出口受到其他市場需求的支持,這是因為美國豆價下跌促使其他市場的買家加大采購。2018/19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預計為5.8億蒲式耳,比上月預測值高出1.95億蒲式耳,這將是歷史最高紀錄。
美國農業部預計2018/19年度中國大豆產量將達到1450萬噸,比6月份預測值調高40萬噸,高于2017/18年度的1420萬噸。2018/19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預計為9500萬噸,比6月份預測的1.03億噸調低800萬噸,也低于2017/18年度的9700萬噸。美國農業部還預計2018/19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700萬噸,高于上月預測的5600萬噸,也高于2017/18年度的3700萬噸。2018/19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測值為1.20億噸,高于上月預測的1.18億噸,也略高于2017/18年度的1.195億噸。
在南美,本周巴西大豆相對美國大豆的價格升水擴大,因為市場擔心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戰導致中國大豆進口需求進一步轉向南美。在主要出口港口,巴西大豆相對美國大豆的價差已經擴大到每噸60美元,9月船期,FOB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