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價格大多下跌,因為今年美國大豆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中美貿易沖突令人擔憂,美豆出口銷售緩慢,南美大豆播種前景明朗,中國爆發非洲豬瘟或造成豆粕需求下滑。不過加拿大油菜籽產量數據利好,歐盟油菜籽單產數據下調,支持歐洲油菜籽價格。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18年11月大豆期約比一周前下跌11.75美分,報收843.50美分/蒲式耳。美灣1號黃大豆的駁船報價為每蒲式耳869美分,比一周前下跌3.75美分。Euronext交易所11月交割的油菜籽期約報收375歐元/噸,比一周前上漲0.5歐元。洲際交易所(ICE)11月油菜籽期約比一周前下跌2.5加元,報收495.60加元/噸。阿根廷大豆在上河的現貨報價為367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6美元,FOB價格。大商所2018年9月大豆期約報收3,502元/噸,比一周前下跌29元。
過去一周阿根廷豆粕FOB價格下跌。周五阿根廷豆粕在上河的現貨報價(FOB)為每噸324.96美元,比一周前下跌14.77美元。
本周國際原油期貨走強,因為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可能造成全球原油供應吃緊。美國原油庫存下滑,說明有跡象顯示供應吃緊。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的一周里,美國原油庫存減少260萬桶。Baker Hughes的數據顯示,美國鉆井平臺數量為862個,比一周前增加2個。周五,美國紐約期貨交易所10月交割的輕質原油期約報收69.80美元/桶,比一周前上漲1.6%,而8月份上漲約3.2%。ICE交易所10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約報收77.42美元,比一周前上漲2.1%,8月份上漲4.3%。
周五ICE美元指數報收95.1點,基本與上周持平。8月份上漲約0.7%,因為全球貿易形勢存在不確定性。
近來美國中西部地區天氣條件良好,改善大豆作物狀況。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上周美國大豆作物優良率提高1個點。截止到2018年8月26日,美國18個大豆主產州的大豆結莢率為95%,五年同期均值90%。大豆作物優良率為66%,一周前是65%,去年同期為61%。Pro Farmer公司上周組織人員對中西部地區進行為期四天的實地考察,預計美國大豆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46.83億蒲式耳,超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45.86億蒲式耳。福斯通公司本周將2018年美國大豆單產預測數據從8月1日預測的51.5蒲式耳上調到53.8蒲式耳/英畝,這將是歷史最高紀錄。
美國大豆出口銷售不振,也對豆價不利。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8月23日的一周,美國2017/18年度大豆凈銷售量為110,900噸,比上周低了27%,比四周均值低了39%。2018/2019年度凈銷售量為591,600噸,一周前為1,148,600噸。距離2017/18年度結束還有一周時間,迄今美國大豆出口銷售總量達5887.26萬噸,雖然比上年同期減少3.2%,但是超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全年出口目標5743萬噸。
加拿大統計局周五發布的產量報告顯示,2018年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計為1920萬噸,比上年減少10%,這將是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報告出臺前分析師預計產量為2070萬噸。加拿大一些地區的降雨量偏低,溫度偏高,造成油菜籽單產潛力下降。8月份的熱浪天氣對大草原南部的作物不利。在油菜籽生長的大部分時間里,阿爾伯達省、曼尼托巴省和薩斯喀徹溫省部分地區的降雨量不足正常水平的60%。
本周中國大豆出口商代表團在美國大豆出口商會(USSEC)舉行的全球貿易交易年會上與美國農戶、行業代表以及貿易商舉行會談。但是盡管此次年會有農場考察以及與大豆供應商的會談計劃,但是缺少了一項主要活動。組織者稱,和前幾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國代表團不會簽訂數十億美元的采購協定。今年也沒有任何儀式,因為美中兩國關稅戰升級。迄今為止,大豆成為兩國貿易戰最大的犧牲品。去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120多億美元的大豆,占到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60%,但是自從中國7月6日對美國產品加征25%關稅后,中國買家基本已經退出美國大豆市場。
在印度,印度煉油協會(SEA)執行董事B.V. Mehta周三稱,2018/19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印度大豆產量將超過1000萬噸,同比增加約20%,因為大豆播種面積將會增加,降雨良好,作為全球頭號食用油進口國,印度大豆增產將會降低食用油進口需求。
在南美,自8月初以來,巴西帕拉納瓜港口票據市場上的大豆升水報價已經下跌20%,因為自年初采購巴西近85%的出口供應后,使得巴西出口供應所剩無幾,中國買家暫停采購熱潮。在帕拉納瓜港口票據市場(原文為paper market)上,9月裝船的大豆報價在CBOT9月大豆期價上每蒲式耳加上185美分,比年初下跌近50美分,這意味著桑托斯港巴拿馬型貨輪裝運的大豆價格為每噸381美元,比月初便宜了30美元/噸。另外,巴西雷亞爾貶值,也加速大豆價格跌勢。自年初以來,巴西雷亞爾兌換美元的匯率已經下跌23%。一位中國貿易商稱,中美簽署貿易協定的可能性降低,中國短期內基本面形勢疲軟,加上壓榨利潤虧損,所以采購數量不會太大。
德國漢堡的行業刊物《油世界》發布報告稱,今年剩下四個月里,即2018年9月到12月期間,中國大豆進口將會大幅減少約600萬噸。中國在7月6日宣布對包括大豆在內的數百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征25%關稅,以報復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過去兩周來美國沒有對中國裝運任何大豆。
本周中國大豆和豆粕期貨大幅下挫,因為市場擔心非洲豬瘟疫情可能造成飼料需求下滑,今年美國大豆產量有望創下新高也帶來壓力。中國國內豆粕庫存高企,也令市場承壓下行。分析師稱,國內豆粕和大豆價格可能進一步下跌,因為今年美國大豆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巴西雷亞爾匯率貶值。分析師稱,基本面壓力巨大。如果豬瘟繼續蔓延,意味著已經疲軟的豆粕需求將會雪上加霜。過去一個月里國內報告四起非洲豬瘟疫情,目前已宰殺2.5萬多頭生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