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市場上漲,創下八個多月來的最高水平,因為令吉疲軟,美國豆油走強,馬來西亞和印尼生物燃料項目的需求前景明朗。
截至收盤,基準1月毛棕櫚油期約上漲1.4%,報收2317令吉/噸,約合每噸553.38美元。
這是自
早盤基準期約一度跌至2263令吉,,因為有報道稱,印度頭號植物油協會要求會員公司停止從馬來西亞采購食用油,令市場擔心需求疲軟。
印度煉油協會周一罕見地發聲,旨在幫助印度政府懲罰馬來西亞對印度在Kashmir地區的作法的批評。
但是周二,令吉匯率下跌0.2%,使得馬來西亞棕櫚油對于海外買家更加低廉,這幫助支持棕櫚油價格。亞洲電子盤交易中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油期貨市場走強,同樣提振棕櫚油價格。
早盤馬來西亞還表示,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生物燃料摻混項目的實施將會提振棕櫚油消費分別增至130萬噸和1000萬噸,并補充說,兩國將挑戰歐盟限制棕櫚油在生物燃料中消費的政策。
一位分析師稱,馬來西亞棕櫚油市場開盤就遭受印度煉油協會聲明的壓力,不過隨后因生物燃料政策而反彈。
不過一位吉隆坡分析師稱,目前還不清楚馬來西亞棕櫚油市場的反彈勢頭能否堅持。
2018年期間印度是馬來西亞棕櫚油的第三大進口國,進口價值68.4億令吉。去年棕櫚油占到馬來西亞國內生產總值的2.8%,占到出口總量的4.5%。
一些印度貿易商稱,精煉商已經停止采購11月和12月船期馬來西亞棕櫚油,因為擔心政府上調進口關稅或采取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