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內供應偏緊格局難改 菜粕高位運行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4-14
隨著溫度回升,水產養殖也將啟動。一方面,國內菜籽和菜粕庫存都很低,導致菜粕的供應量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當前菜粕價格偏高,下游飼料廠備貨意愿并不高,僅剛需采購。菜粕價格上有阻力、下有支撐,預計仍將高位運行。
近期,菜粕2205合約價格超越豆粕2205合約引發市場關注,盡管雙粕短期都面臨供應偏緊的局面,但臨近交割月,菜粕現貨似乎更加緊俏。
上半年全球菜籽供應偏緊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21/2022年度全球菜籽供應量為7062.3萬噸,同比減少253.85萬噸,因歐盟、印度等地的增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缺口。全球菜籽供應的主力軍在北半球,北半球油菜籽多于下半年收獲,在新季菜籽收獲上市之前,這個缺口將一直存在。
加拿大統計局將在4月26日發布種植意向報告,市場預估數據有增有減。加拿大農業暨農業食品部預測2022年加拿大油菜籽播種面積為2175萬英畝,同比減少3%,福菲爾德商品研究公司則預計同比增加2%。干旱監測報告顯示,加拿大大草原的大部分地區依然干燥,后市還要關注加拿大產區天氣。如果天氣正常,單產恢復至平均水平,則總產有望達到2020萬噸。
今年我國加大對油料作物種植的政策支持,且隨著過去兩年菜系價格的大幅上漲,油菜種植收益逐年改善,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有所提高。內蒙古以及南方地區積極擴種,中國冬油菜種植面積預計比上年增加500萬畝。長江中下游部分產區在3月份出現階段性低溫陰雨寡照天氣,不利于油菜開花結莢。當前我國油菜籽大部分處于開花期,如果后期天氣正常,2022年我國油菜籽產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450萬噸。
另一主產區歐洲,菜油是其重要的生物燃料摻混原料,有剛性需求,其菜籽產量已連續多年增長。歐盟委員會在上周首次發布2022/2023年度供需報告,預估2022/2023年度歐盟冬油菜播種面積將達到550萬公頃,產量有望達到1810萬噸,同比增加6.5%。不過主產區之一的法國在4月初遭遇大范圍霜凍,或損害油菜生長。
值得一提的還有烏克蘭,2021/2022年度烏克蘭菜籽產量為301.5萬噸,位居全球第六,但出口270萬噸,處于全球第三位。烏克蘭油菜當前仍處于生長季,且本年度的天氣條件也較適宜。但最大的變數是當前俄烏沖突,烏克蘭動蕩的局勢令很多人離開本土,未來收獲季是否有充足的勞動力去完成收獲,將直接影響烏克蘭菜籽產量,當然也會影響到國際菜籽貿易。
總體來看,2022年菜籽供應有望實現恢復性增長,但產量的兌現最快也要等到下半年。
我國菜籽進口量急劇減少
眾所周知,我國菜籽產量并不能滿足消費需求,每年需要進口500萬—600萬噸菜籽或其成品才能滿足需求。2018年前我國通過大量進口菜籽,來壓榨生產菜油、菜粕,而后受宏觀因素影響,油菜籽進口量大幅下降,從2017年的475萬噸下降到2021年的265萬噸,為了填補缺口,國內轉而直接進口菜油和菜粕。
今年1—2月國內進口菜籽25.93萬噸,同比減少42.63%。近幾個月國內進口菜籽壓榨利潤一直倒掛,油廠買船不積極,菜籽庫存持續偏低。
關注豆菜粕價差變化
菜粕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作水產飼料,隨著溫度回升,水產養殖也將啟動。一方面,鑒于當前菜粕價格偏高,下游飼料廠備貨意愿并不高,僅剛需采購;另一方面,國內菜籽和菜粕庫存都很低,導致菜粕的供應量非常有限。截至4月1日,沿海地區主要油廠菜粕庫存為2.96萬噸,處于近3年低位。目前國內菜粕供應偏緊,但需求也沒有預期得好。
當前豆菜粕現貨價差較小,以廣東地區為例,4月11日豆粕價格為4360元/噸,菜粕價格為4060元/噸,價差300元/噸,菜粕價格已不具備競爭力。
總體來看,菜籽供應偏緊格局短期難有改變,而偏高的價格、過窄的豆菜粕價差都抑制菜粕需求,菜粕價格上有阻力、下有支撐,預計仍將高位運行。
來源:期貨日報
上一篇 | 我國3月下半月棕櫚油進口實際裝船 6.73 萬噸
下一篇 | 暫無
一周熱點
- 2022-04-14短期內供應偏緊格局難改 菜粕高位運行
- 2022-04-14中國3月下半月豆粕進口實際裝船5640.80噸,同比上升30.67%
- 2022-04-14海關總署:中國一季度進口大豆2028萬噸
- 2022-04-14國家級制種基地增加到216個 “十四五”末供種保障能力將提高到80%
- 2022-04-13生豬期貨創歷史新低 養殖處于中度虧損
- 2022-04-13農業農村部部署開展畜禽糞污貯存池、農村沼氣設施等安全隱患排查整治
- 2022-04-12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部署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維護畜牧業正常產銷秩序
- 2022-04-12【高質量發展產業調研】種業問題調查
- 2022-04-12玉米二季度波幅有望收窄
- 2022-04-12國內大豆現貨市場清淡 銷區需求不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