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通知 » 正文

農牧發[2001]44號 關于印發《飼料工業“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的通知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農業部文件 

農牧發[2001]44號 

關于印發《飼料工業“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飼料工業(作)辦公室: 

為了加快飼料工業發展,提高飼料工業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保證飼料安全,促進養殖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根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畜牧業“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和《全國漁業第十個五年計劃》,我部編制了《飼料工業“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現印發你們,請參照執行。 

                               二OO一年十二月十日 

 附件: 

飼料工業“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 

  

    一、“九五”計劃執行情況及評價 

“九五”期間,我國飼料工業按照國務院頒布的《1984-2000年全國飼料工業發展綱要(試行草案)》(以下簡稱《綱要》)確定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方針,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適應養殖業的需要,以合理利用資源為重點,注重提高經濟效益,依靠科技進步,不斷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推進飼料工業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基本實現了《綱要》規定的發展目標。 

(一)計劃完成情況 

2000年全國飼料工業年生產能力達到1.18億噸,比1995年增長30%,為《綱要》規定最低目標的118%。飼料產品產量為7429萬噸,比1995年增長41%。其中,配合飼料產量5912萬噸,比1995年增長40%;濃縮飼料產量1249萬噸,比1995年增長261%,為《綱要》規定目標的4.2倍;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252萬噸,比1995年增長294%,為《綱要》規定目標的2.8倍。氨基酸產量雖未能達到《綱要》規定的目標,但也實現了突破。2000年蛋氨酸產量達到3311噸,賴氨酸產量達到21731噸。 

(二)總體評價 

飼料工業綜合生產能力有較大提高,產品結構趨于合理,產品質量明顯改善。“九五”期間,飼料產品產量年均增加400多萬噸,年遞增率為7.1%。濃縮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快速增長,年遞增率分別為29%和32%。豬配合飼料比重由1995年的43%下降到2000年的36%,禽配合飼料所占比例基本維持在50%的水平,魚、蝦等水產配合飼料由1995年的5%上升到2000年的8%。2000年,全國配合飼料產品抽查總體合格率為80.8%,比1995年提高18.8個百分點。 

飼料企業向集團化、規模化發展的步伐加快,企業改革不斷深化。時產5噸以上的飼料加工廠由1995年的1424個,增加到2000年的1764個,涌現出一批大型飼料企業集團。湖南正虹、上海大江、四川新希望等企業先后完成股票上市,增加了發展后勁。國有企業數量減少,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大幅度增加。 

飼料添加劑工業、飼料機械工業和飼料資源開發成效顯著。2000年,我國賴氨酸產量達到21731噸。礦物質飼料已基本實現自給,其中,飼料級磷酸氫鈣產量達到72萬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添加劑呈較大發展,基本上可以滿足需要。時產36噸的飼料機械設備已基本配套,粉碎機、制粒機、電控設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秸稈養畜示范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九五”期間,累計建設秸稈養牛示范縣 155 個,建成秸稈養羊示范縣106個。 

1999年,國務院頒布了第一部飼料行業的法規—《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農業部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配套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初步建立了工業飼料生產、經營的法規,使飼料工業行業管理開始步入法制化的軌道。 

飼料工業的持續增長,有力地推動了養殖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為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城鄉居民的“菜籃子”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二、發展飼料工業面臨的形勢和問題 

(一)進入新世紀后的5到15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飼料工業,面臨新的形勢,主要表現在: 

1.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一方面,加快發展養殖業,為飼料工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另一方面,優質飼料糧和其他飼料作物種植面積擴大,產量增加,為飼料工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這都是加快發展飼料工業的最基本的有利條件。 

2.經濟全球化,特別是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的飼料市場將與世界市場對接,跨國公司進入我國已是必然。我國飼料工業將在更大的范圍內和更深的程度上參與國際經濟的合作和競爭。同時,以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全國范圍內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也為飼料工業發展提出新的任務。因此,在未來的5—15年中,飼料工業既要利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又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 

3.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城鄉居民正向更加富裕的生活邁進,人民對食品的需求,已從量的保障轉為質的提高,營養、保健性食品成為發展趨勢,相應地對飼料的需求更加著重營養、安全、可靠。飼料工業的發展將由偏重產量增長向產量、質量并重的方向轉變。 

4.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飼料工業提供新的發展空間。相對而言,西部飼料工業落后,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品種、數量有限,不能適應養殖業大發展的新形勢。隨著國家在資金、政策等方面對西部的傾斜,西部人民生活水平將得到改善和提高,進而增加對動物產品消費的需求,帶動飼料工業的快速發展。 

(二)我國飼料工業起步晚,發展快,目前存在許多制約因素,嚴重影響飼料工業的發展。主要問題是: 

1.產業結構不合理。一是飼料添加劑工業嚴重滯后,氨基酸、部分維生素、藥物添加劑等,不僅品種少,而且產量低,仍然依賴進口;二是飼料加工能力相對過剩,企業普遍開工不足,全國平均開工率為50%,相當一部分企業規模小,設備陳舊,工藝落后,技術水平低,缺乏市場競爭能力。 

2.飼料安全問題突出。在生產領域,少數生產廠家、商販和養殖戶違反飼料法規,在飼料生產和飼養過程中濫用違禁藥品;超量、超范圍使用獸藥;對藥物配伍禁忌和停藥期的規定執行的不夠好。在管理方面,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不健全,檢測手段不完善,監管不力。飼料安全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之一。 

3.國家和企業對飼料工業的科技投入不足,科研能力較低,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同國際水平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對生物工程、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研究不夠,產業化水平低,缺乏技術創新能力。 

4.飼料工業的培訓、技術推廣、信息咨詢等服務體系建設薄弱。 

三、供需發展預測 

飼料產品消費主要是畜牧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根據畜牧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兩個行業的發展規劃,經測算,得出飼料產品的社會需要量。 

表一  2005年飼料產品社會需求量 

                                      單位:萬噸 

動物產品品種

產量

料比

工業飼料普及率

工業飼料需求量

豬肉

4526

3.5

30%

4752

牛、羊肉

986

2.5

20%

493

禽肉

1408

2.0

65%

1830

禽蛋

2400

2.5

40%

2400

奶類

1280

0.3

30%

115

海水養殖

1300

2.0

40%

1040

淡水養殖

1700

2.0

40%

1360

其它

 

 

 

100

合計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