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文件 農市發[2003]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農業廳(局、委):
連鎖經營作為當今世界商品流通和服務業中最具活力的經營方式,目前在我國已經得到積極推廣,并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在一些地區已經起步,并取得了初步進展。但總的看,發展水平還很低,突出表現在連鎖經營企業少、規模小、規范化程度低。為了適應我國加入wto后日趨激烈的農產品和農資市場競爭,提高流通的現代化水平和效率,必須積極引導、大力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為此,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的重要意義
連鎖經營是通過對若干零售企業實行集中采購、分散銷售、規范化經營,從而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的一種現代商品流通方式,主要有直營連鎖、特許連鎖、自由連鎖等類型。實行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統一經營方針、統一服務規范和統一銷售價格等是連鎖經營的基本規范和內在要求。發展連鎖經營不僅是流通業態的變革,而且對我國農產品和農資生產逐步走向規范化、現代化也具有積極的影響。
當前,我國農產品和農資流通面臨著新的形勢。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農產品買方市場形成,競爭加劇;人民生活步入小康,農產品消費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農資零售網點以個體經營為主,數量眾多,不利于控制農資進銷渠道,質量難以保證;農資市場主體規模小、經營分散,相互缺乏合作與聯合,市場競爭力弱;加入wto后進一步擴大開放,農產品和農資面臨國際市場的沖市場的沖擊等。這些都對農產品和農資流通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實踐看,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有利于實現生產與市場的有效對接,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有利于促進規模經營,壯大市場主體,提高競爭力;有利于規范流通秩序,保證農產品和農資的質量。各地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的重要意義,把引導、扶持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抓緊抓好。
二、從實際出發,積極引導和推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
農產品實行連鎖經營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客觀條件。2002年全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接近1000美元,其中大中城市和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更快一些。這些地區的居民生活水平較高,工作和生活節奏快,對方便、快捷的超市食品需求不斷擴大,客觀上具備了實行農產品較大規模連鎖經營的條件,應該大力發展。其他地區可以有選擇地進行連鎖經營的試點,以積累經驗,培養人才,逐步推進。
各類農業生產資料,每年、每個生產季節都有大量而且相對穩定的需求,實行連鎖經營一般不受地域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可以大力發展。
發展連鎖經營是企業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而選擇的一種營銷組織形式,必須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堅持以市場為取向,由企業自主決策和運作。在推進企業發展連鎖經營中,要注意把握好幾個條件:一是企業要有相當的經濟實力。連鎖經營依靠規模效益盈利,沒有大量的資金投入,開設的連鎖門店數量達不到一定規模,經營總額和效益很難上去。二是要有先進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過硬的管理隊伍。連鎖經營實行集中配送、分散銷售,在人、財、物、信息管理等方面對企業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須要有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特別是要有一支懂經營、會管理的中高級管理人才隊伍。三是要有一定知名度、信譽度的企業品牌。連鎖經營在相當程度上是品牌經營,既靠品牌吸引消費者,打開市場,也靠品牌吸引供貨商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沒有品牌,難以做大做強連鎖經營。四是每一個連鎖店的開設,在方位、地址的選擇,目標市場和消費者群體的鎖定方面,要慎重決策,充分考慮到原有商業網點布局及其經營特點、消費水平和購買習慣等因素,權衡利弊,充分論證,避免盲目投資。
農產品連鎖經營要根據各種農產品生產與消費的特點,循序漸進,逐步擴大經營范圍。一般說,經過工業加工的農產品最適宜連鎖經營,如各種蔬果飲料、罐頭食品、腌制食品、糧食制品、糖果制品等;經過分級、包裝、保鮮處理的生鮮農產品,如水果、冷凍魚肉、茄果類和根莖類蔬菜等也比較適宜連鎖經營;葉菜、活家禽、活魚等產品搞連鎖經營的難度相對大一些,必須結合實際,合理規劃和布局。
農資連鎖經營要將農資銷售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有效的技術服務帶動農資銷售。農資連鎖店經營人員應具備一定的農業技術知識,具有指導農戶正確使用農資并傳播先進適用技術的能力。在經營品種上要突出科技含量較高的名、特、優、新農資產品。
三、分類指導,促進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健康發展
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各地農業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爭取為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營造良好的政策氛圍。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引導和推動以下各類企業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
農業技術服務部門所辦企業。多年來,從上到下農業技術服務部門建設了一批從事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商貿活動的企業,設立了不少經營網點。各地農業部門要引導和鼓勵這些企業積極創新,轉變營銷方式,本著先易后難、從小到大、逐步推進的原則,積極探索和發展連鎖經營。尤其是為廣大農民服務的種子、農機具、農藥、農膜、化肥、飼料等農資供應銷售,要依靠基層農業技術服務體系,積極發展連鎖經營,改變目前單店經營為主、商品質量無保障、售后服務不規范、市場開拓能力不強的狀況,逐步建立起現代化的營銷模式。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般經營規模較大,有一定經濟實力,并且與生產基地和農民聯系緊密,市場開拓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農業廳(局、委):
連鎖經營作為當今世界商品流通和服務業中最具活力的經營方式,目前在我國已經得到積極推廣,并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在一些地區已經起步,并取得了初步進展。但總的看,發展水平還很低,突出表現在連鎖經營企業少、規模小、規范化程度低。為了適應我國加入wto后日趨激烈的農產品和農資市場競爭,提高流通的現代化水平和效率,必須積極引導、大力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為此,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的重要意義
連鎖經營是通過對若干零售企業實行集中采購、分散銷售、規范化經營,從而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的一種現代商品流通方式,主要有直營連鎖、特許連鎖、自由連鎖等類型。實行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統一經營方針、統一服務規范和統一銷售價格等是連鎖經營的基本規范和內在要求。發展連鎖經營不僅是流通業態的變革,而且對我國農產品和農資生產逐步走向規范化、現代化也具有積極的影響。
當前,我國農產品和農資流通面臨著新的形勢。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農產品買方市場形成,競爭加劇;人民生活步入小康,農產品消費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農資零售網點以個體經營為主,數量眾多,不利于控制農資進銷渠道,質量難以保證;農資市場主體規模小、經營分散,相互缺乏合作與聯合,市場競爭力弱;加入wto后進一步擴大開放,農產品和農資面臨國際市場的沖市場的沖擊等。這些都對農產品和農資流通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實踐看,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有利于實現生產與市場的有效對接,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有利于促進規模經營,壯大市場主體,提高競爭力;有利于規范流通秩序,保證農產品和農資的質量。各地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的重要意義,把引導、扶持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抓緊抓好。
二、從實際出發,積極引導和推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
農產品實行連鎖經營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客觀條件。2002年全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接近1000美元,其中大中城市和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更快一些。這些地區的居民生活水平較高,工作和生活節奏快,對方便、快捷的超市食品需求不斷擴大,客觀上具備了實行農產品較大規模連鎖經營的條件,應該大力發展。其他地區可以有選擇地進行連鎖經營的試點,以積累經驗,培養人才,逐步推進。
各類農業生產資料,每年、每個生產季節都有大量而且相對穩定的需求,實行連鎖經營一般不受地域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可以大力發展。
發展連鎖經營是企業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而選擇的一種營銷組織形式,必須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堅持以市場為取向,由企業自主決策和運作。在推進企業發展連鎖經營中,要注意把握好幾個條件:一是企業要有相當的經濟實力。連鎖經營依靠規模效益盈利,沒有大量的資金投入,開設的連鎖門店數量達不到一定規模,經營總額和效益很難上去。二是要有先進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過硬的管理隊伍。連鎖經營實行集中配送、分散銷售,在人、財、物、信息管理等方面對企業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須要有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特別是要有一支懂經營、會管理的中高級管理人才隊伍。三是要有一定知名度、信譽度的企業品牌。連鎖經營在相當程度上是品牌經營,既靠品牌吸引消費者,打開市場,也靠品牌吸引供貨商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沒有品牌,難以做大做強連鎖經營。四是每一個連鎖店的開設,在方位、地址的選擇,目標市場和消費者群體的鎖定方面,要慎重決策,充分考慮到原有商業網點布局及其經營特點、消費水平和購買習慣等因素,權衡利弊,充分論證,避免盲目投資。
農產品連鎖經營要根據各種農產品生產與消費的特點,循序漸進,逐步擴大經營范圍。一般說,經過工業加工的農產品最適宜連鎖經營,如各種蔬果飲料、罐頭食品、腌制食品、糧食制品、糖果制品等;經過分級、包裝、保鮮處理的生鮮農產品,如水果、冷凍魚肉、茄果類和根莖類蔬菜等也比較適宜連鎖經營;葉菜、活家禽、活魚等產品搞連鎖經營的難度相對大一些,必須結合實際,合理規劃和布局。
農資連鎖經營要將農資銷售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有效的技術服務帶動農資銷售。農資連鎖店經營人員應具備一定的農業技術知識,具有指導農戶正確使用農資并傳播先進適用技術的能力。在經營品種上要突出科技含量較高的名、特、優、新農資產品。
三、分類指導,促進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健康發展
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各地農業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爭取為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營造良好的政策氛圍。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引導和推動以下各類企業發展農產品和農資連鎖經營。
農業技術服務部門所辦企業。多年來,從上到下農業技術服務部門建設了一批從事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商貿活動的企業,設立了不少經營網點。各地農業部門要引導和鼓勵這些企業積極創新,轉變營銷方式,本著先易后難、從小到大、逐步推進的原則,積極探索和發展連鎖經營。尤其是為廣大農民服務的種子、農機具、農藥、農膜、化肥、飼料等農資供應銷售,要依靠基層農業技術服務體系,積極發展連鎖經營,改變目前單店經營為主、商品質量無保障、售后服務不規范、市場開拓能力不強的狀況,逐步建立起現代化的營銷模式。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般經營規模較大,有一定經濟實力,并且與生產基地和農民聯系緊密,市場開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