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科技教育司 科技部農村與社會發展司
農科(計)函〔2004〕5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林、農牧漁業、農墾)廳(局)、科技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委;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司;農業部直屬科研單位;中國科學院資環局:
為貫徹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增強我國農業科技的創新能力、儲備能力和轉化能力,切實提高我國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根據“863”計劃“優質超高產農作物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重大專項的總體安排,經研究,科技部、農業部決定組織開展“十五”“優質專用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及繁育技術研究”第二批項目的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
2004年度申報范圍主要包括: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油菜、花生、甘薯、馬鈴薯、谷子、高粱、大麥、甘蔗、白菜、番茄、黃瓜、甘藍等17種主要作物。
二、品種要求
申報品種僅限定在2002年1月1日以后首次通過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限省級和國家級)審定的品種;沒有列入審定目錄的作物必須在此期間通過同行專家的鑒定(認定);申報作物的品種類型須符合《項目指南》的相關要求。
三、組織申報
項目申報面向全國。地方單位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林、農牧漁業、農墾)廳(局)統一組織,并會同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廳)做好協調工作,共同簽署意見后統一上報。中央直屬單位按申請單位的隸屬關系分別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司、農業部直屬科研單位和中國科學院資環局統一組織申報。
四、申報數量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優質專用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及繁育技術研究項目指南》(附件1)和當地生產實際,結合農業部發布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認真組織篩選在全國具有較強優勢的農作物新品種進行申報,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費。要求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個作物申報新品種數量不得超過5個,申報新品種總數不得超過15個,多報無效。
五、申請材料
申請材料(包括申請表、申請書和相應附件)一式10份,A4標準紙、仿宋4號字體打印,并按照申請材料封面、申請材料目錄、申請表、申請書、相關附件的順序依次裝訂成冊,注明頁碼;統一采用羊皮紙(皮紋紙)封皮進行膠訂,請勿用塑料封皮等其它裝訂方法;對獲得新品種權保護的農作物新品種要在申報材料中注明,在同等條件下將優先進行資助。
六、申報時間
申報截止時間(收到日期)為2004年8月25日。請各組織單位于截止日期前將本地區、本部門的申請材料統一寄送到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管理處。同時將申報品種清單(格式見附件5)、申報品種的品種簡介及栽培規程WORD文檔(格式見附件4),于申報截止日期前發送電子郵件到Kjzxxmch@agri.gov.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18號樓501室(郵編100026)。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管理處
聯 系 人:農業部科技教育司
張文 程金根(010)64193022 64192916
科技部農村與社會發展司
蔣茂森 郭志偉(010)58881408 58881409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
張憲法 翟勇(010)65085602 64195085
附件:1、 優質專用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及繁育技術研究項目指南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
科技部農村與社會發展司
二〇〇四年八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