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04年市場的初寒,現正進入數九寒天。2005年酸市能走出寒冬嗎?中國賴氨酸酸市會回暖嗎?這是業內最關心的。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遙遠嗎?”似乎是一個能夠普遍應驗的邏輯,但是具體到2005年上半年的酸市,必定是要經歷倒春寒。
首先,中國幾個大的產業都出現了周期性的規律。中國的維生素C的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個明顯的起伏周期;中國彩電業從暴利時代再到微利時代,進而發展到不贏利時代。
我國賴氨酸市場會不會存在周期性規律的必然,在下不好說。賴氨酸發展目前雖停留在“起”的階段,但是誰能說它就沒有的“伏”的階段呢?2003年全國賴氨酸廠“大干快上”,供不應求的“賴氨酸熱”;2004年到銷售部門門可羅雀,一面是賴氨酸庫存壓嚴重,一面是飼料廠商置之不理。過去兩年,中國酸市生產能力出現爆發式增長,年增長速度超過了50%。預計在2005年增長率會仍會保持較高。
其次,在賴氨酸的消費上,飼料廠不會說因酸便宜了就大量購買,飼料廠對賴氨酸的需求通常比較穩定,他們要根據需要來購買,所以賴氨酸價格走跌并不能很大程度上刺激賴氨酸的需求。面對賴氨酸的買方市場突然到來,生產廠商仍然在大干快上。中國廠家大量生產目的在迅速占領市場份額,外方大量銷售中國,是為了爭奪將被別人搶去的蛋糕。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各品牌普遍的對策就是降價,而且降價的頻率和幅度越來越大。賴氨酸降價本來是飼料企業最企盼的事情。可是許多人在剛剛進貨的第二天,損失多少也是損失,懊惱窩火可想而知。廠家都想用降價擠占別人的蛋糕,但一輪輪價格戰打下來,蛋糕還是那么大,利潤減少了,買家愈發不買賬,形成惡性循環。
此外,賴氨酸業連年的高增長、高熱度和低水平的競爭模式,必然,也必須出現一個回調和盤整,賴氨酸的高速發展能帶動飼料產業的發展,反過來也要受飼料產業的制約。
我以為酸市預言家們不必急于為2005年的酸市抱太大的樂觀。而應該提出中國賴氨酸業迎戰“谷底”的戰略。賴氨酸產業參與者心態都應該從當年火爆帶來的浮躁中走出來,回歸理性的“平常心”。像一些企業已經做的那樣:實現以銷定產,加強品牌建設,改善內部管理,轉變增長方式,培育銷售網絡,延伸服務領域。如此苦干兩年,走出谷底,迎接新一輪的好日子。中國賴氨酸業的暖春一定會到來,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好日子再也不會不加選擇地落在每一個賴氨酸企業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