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東北制藥發布的2011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4億元,下滑幅度高達2721.36%.2011年1-9月,凈利潤虧損1.33萬元,比上期減少171%.公司表示,報告期內,主導產品維生素C市場競爭激烈,價格大幅度下降,同時,原材料、動力、人工成本上升也造成了虧損幅度加大。公司同時預計,今年全年累計凈利潤虧損2.8億元-2.5億元,下降幅度在650%-550%之間,基本每股收益為-0.85至-0.75元/股。
東北制藥去年年報顯示,2010年實現凈利潤5344.4萬元,同比大幅下降88.78%.2011年東北制藥將首次跨入虧損紅線。
東北制藥董秘呂林全坦陳,VC價格下降對公司業績影響很大。但他否認5大家族"聯合停產":"沒有這個說法,都是根據自己的經營計劃和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停不停產,沒有´聯合´這一說。"
東北制藥今年擬向不超過十名特定投資者增發,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5,000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24.3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細河原料藥生產基地的建設,基地建成后,原料藥業務實行整體搬遷。募投的主要項目仍是VC原料藥,以及磷霉素系列產品、左卡尼汀系列等。若順利達產,VC、磷霉素等系列產品將達到FDA和COS標準。
在VC價格劇降拖累下,東北制藥在2010年即遞交非公開增發申請,后因業績波動太大流產。今年又因為VC價格下降兩次向下修正業績預告。目前,公司股價與年初相比已出現較大跌幅,最新收盤價僅為8.9元/股。
"VC價格這個市場我們很難判斷,現在還在底部震蕩,究竟什么時候能上漲我們都很難預測。"東北制藥董秘呂林全表示,"VC保健品方面用途比較廣,可發展高附加值產品,我們戰略發展部會根據市場再研究、再運作。"
券商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東北制藥在大力拓展VC 的深加工項目,推出的VC 泡騰片、多種口味的咀嚼片、春夏秋冬四季系列VC 片等受到了國外供應商的極大關注。同時,公司還進軍維生素 C 保健品,提高VC 產品的附加值。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分析師表示:"東北制藥這樣的企業有規模優勢,從生產成本或者下游議價能力上,都有一定的優勢。公司主要做原料藥,向其它的方向去發展,轉型期沒有那么快能出成效。"
《證券日報》:VC產能嚴重過剩的現狀是怎樣的?東北制藥、華北制藥產能大約占比多少?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目前,國內大大小小的VC生產企業產能之和外加正在建設的VC產能已接近18萬噸。2012年,這個數字將超過20萬噸,而目前全球VC的消費量也僅在10萬噸左右。東北制藥VC產能為22000噸,華北制藥VC產能為25000噸,總占比大概在26%左右。
《證券日報》:VC產能盲目擴張從什么時候開始的?與此同時,VC價格走勢如何?
郭凡禮:VC產能盲目擴張大概從2009年開始,當時東北制藥、華北制藥、江山制藥、石藥集團這"四大家族"占據了全球VC市場80%的市場份額,由于掌握了話語權,因此當時VC的價格達到最景氣時期的140元/公斤,之后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VC行業中來,其價格滑落到了最低時期的37元/公斤。
《證券日報》:VC五大家族聯合限產為何沒有改變價格持續下跌的局面?換句話說,為什么我們沒能繼續掌握VC價格話語權?
郭凡禮:當時VC五大家占據了全國乃至全球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如此高的市場集中度也使得當時這五家企業可以掌握VC的定價權,國內進入VC的企業越來越多之后,這些企業打破了之前這五家企業的價格聯盟,因此也導致VC價格一落千丈,進而失去了VC價格話語權。
《證券日報》:有預測稱2012年將是VC價格拐點,你怎么看?
郭凡禮:之所以預測2012年是VC價格拐點,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對《維生素C行業準入條件》出臺的預期,為了挽救VC價格持續下跌,發改委和工信部曾聯合下發《2011年維生素C生產計劃等事項的通知》,但是目前這項政策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展。而隨著《維生素C行業準入條件》出臺時間的臨近,加上相關維生素生產企業停產檢修的持續,未來VC行業將更加規范、集中度將上升,這都為VC價格的恢復性上漲做了鋪墊。
《證券日報》:要改變深受VC價格下跌困擾的局面,東北制藥等上市公司發展思路應該如何調整?
郭凡禮:要改變VC價格下跌的局面,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政策因素,而對于像東北制藥等VC的主要生產企業來說,要改變目前的局面需要重新掌握VC的定價權,同時也要生產利潤更大的制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