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博亞和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除玉米同比小幅下跌外,豆粕、棉粕、菜粕同比都有較大幅度上升,大部分原料價格維持高位;而2013年的家禽市場因H7N9事件虧損嚴重,生豬市場微弱盈利,養殖形勢表現低迷。
就在剛剛結束的2014年中國氨基酸與飼料原料應用研討會上,農業部畜牧業司飼料處副處長李大鵬先生介紹了2013年以來的畜牧和飼料行業總體的形勢:
2013年生豬養殖進入新的低盈利周期,價格持續低迷,處于適應性調整階段,供需關系改善仍需一定時間,生豬價格仍會維持低水平,預計4季度有望好轉;
近兩年肉禽市場連續遭受重創,肉禽存欄下降,虧損嚴重;
從規律看,雞蛋價格即將回升,預計今年整體形勢好于2013年;
與畜牧行業相比,飼料行業沖擊稍弱,飼料生產趨勢總體先抑后揚,有望同比持平。
2013年低迷的畜牧行情和不景氣的飼料行情給整個行業蒙上一層霧霾,東莞泛亞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耀輝博士在研討會上以點帶面,比較了廣東地區十年來養殖、飼料成本的變化。王耀輝說:“出欄豬的保本成本價較十年前漲幅達到56%,其中飼料單價從1800元/噸上漲到3280元/噸,漲幅82%;養殖人員工資從700元/月左右上漲到3500元/月左右,上漲3倍。但是今天的豬肉價格與1997年的價格是相同的,在12元/公斤,生豬價格回到10幾年前,行業又該如何實現豬料盈利呢?”
準確評價飼料原料營養成分,正確使用飼料原料凈能和氨基酸數據,提高飼料原料應用價值,就能很好的節約飼料、降低飼料飼養成本。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劉嶺博士也在會議上分享了近些年對豬飼料原料價值評定和豬營養需要研究的經驗和試驗數據,著重分析了豬飼料原料凈能和氨基酸價值評定。
劉嶺博士介紹了大量的檢測數據結果,表明玉米深加工副產品如DDGS、玉米蛋白粉的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的變異系數大。棉粕的氨基酸變異系數也比較大。在使用這些原料時,尤其需要注意。劉嶺博士說:“準確評價原料使用價值,才能更好的用好原料”。
除了利用精確的數據分析合理使用原料來降低成本外,在面對飼料原料價格不斷高漲以及短缺的情況下,飼料企業也可以通過飼料加工工藝技術的改進和酶制劑的有效使用充分發掘原料的利用價值,提高營養的利用率,而積極拓展非常規原料的使用是應對成本增加的有效手段,飼料企業應關注高粱,棕櫚粕,大麥和DDGS等原料。王耀輝博士舉例說明,“以目前的原料價格計算,使用東南亞棕櫚粕5%可降低飼料成本50-70元/噸。”
這個觀點也得到了奧特奇公司東亞區研發總監敖志剛博士的認同,他在論壇上提出合理的飼料加工工藝帶來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比如采用谷物熟化處理技術,近紅外光譜校準技術等等,都可以更好的準確發揮原料價值,甚至改善飼料轉化率,從而精準控制飼料配方成本。
【畜牧飼料生產信息一覽】
2013年畜產品方面,肉類、禽蛋產量分別為8536萬噸、2876萬噸,增長1.8%和0.5%。牛奶產量3531萬噸,下降5.7%。豬肉、牛肉和羊肉產量分別為5493萬噸、673萬噸和408萬噸,增長2.8%、1.7%和1.8%。禽肉產量1798萬噸,下降1.3%。
2013年飼料形勢,飼料工業總產量1.91億噸,同比下降1.8%。其中,配合飼料1.62億噸,同比下降1.2%;濃縮飼料2300萬噸,同比下降6.8%;添加劑預混合飼料630萬噸,同比增長1.7%。
2014年1季度飼料形勢,除反芻飼料同比基本持平外,其他品種飼料均下降,總體形勢不容樂觀。豬飼料同比下降2%,蛋禽飼料同比下降10%,肉禽飼料同比下降12%,水產飼料同比下降29%,其他飼料產量同比下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