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博亞和訊網研究,全球發酵類氨基酸經過新一輪的擴張,生產集中度走向分散,中國已經成為主產區。階段性的產能過剩造成氨基酸產品的價格下滑至成本線,甚至虧損!市場競爭加劇,在這種形勢下,企業通過何種方式應對市場競爭的呢?
“2009年以來,受中國生產要素價格上漲的影響,國際發酵氨基酸企業在中國投建工廠的項目呈現減少的趨勢,而更多選擇在印尼、馬來西亞、巴西、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北京博亞和訊農牧技術有限公司分析師柳曉峰先生說,“這樣的布局一是更加貼近消費市場,二是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區域的原材料價格差異,從全球的角度調整供應量,以便降低成本、提高價格競爭力”。
柳曉峰先生表示,氨基酸企業除了在投資市場布局方面的變化外,對于企業投資商業化生產其他類型的飼用氨基酸產品日漸增多。論壇上,來自北京君德同創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楊立彬博士和希杰技術部經理國春艷博士分別給我們介紹了新的投資產品。
“對于玉米豆粕型日糧,過去仔豬料粗蛋白水平高達20%以上,不需要額外補充合成氨基酸,隨著仔豬料粗蛋白水平不斷下降,逐步需要額外添加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如果粗蛋白水平下降到17%左右,需要額外補充添加色氨酸。未來,仔豬料粗蛋白水平有望下降至14%,因此需要額外補充的合成氨基酸是纈氨酸和異亮氨酸、亮氨酸”,國春艷博士說,“肉雞料方面也是如此,如果粗蛋白水平在目前基礎上繼續下降,需要額外補充的合成氨基酸是精氨酸、纈氨酸和異亮氨酸”。
“根據大量的文獻分析和CJ的實驗研究,當纈氨酸比賴氨酸在78%-82%時有望取得最優效果,添加L-纈氨酸有利于靈活調整配方”,國春艷博士表示,“希杰計劃首先在中國沈陽的氨基酸工廠建立第一家纈氨酸生產線,看好中國市場的需求增長”。
“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肉類需求不斷增長,低蛋白日糧和環保的理念逐步深入市場,企業在發酵工藝、產品類型和應用領域方面,都在不斷尋找氨基酸產品新的增長點,2009年歐洲食品安全局批準胍基乙酸用作肉雞飼料添加劑。歐洲飼料添加劑評價專家組認為,日糧中胍基乙酸的添加量為600 mg/kg時是改善肉雞生產性能的最小劑量,當胍基乙酸添加量達到800 mg/kg時作用效果則更加穩定”。楊立彬博士介紹說,“大量實驗結果表明,在使用胍基乙酸后,肉雞料重比降低0.05-0.10;胸肉率提高3.5%以上,保守估計可降低全國肉雞飼料用量186萬噸”。
作為全球蛋氨酸生產三甲行列的安迪蘇和贏創分別就不同蛋氨酸源的新價值和需求增長潛力等方面做了介紹。
“工業化的氨基酸不僅優化了飼料成本,而且也成為發揮動物遺傳潛能的增效劑,合成氨基酸是調控生產性能的杠桿。全球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蛋氨酸和含硫氨基酸除了合成蛋白質的功能外,還具有維持抗氧化功能、免疫功能和基因調控功能等新的作用”,安迪蘇全球氨基酸研究總監Yves MERCIER博士表示,“通過前人試驗數據表明在同等添加量的情況下,液體蛋氨酸相比固體蛋氨酸可產生更多的抗氧化劑,且在高溫導致的氧化應激下,液體蛋氨酸對生長性能起到更好的改善作用。在熱應激期間,液體蛋氨酸可以更好的轉換成胱氨酸,從而促進生成還原型谷胱甘肽增多,比固體蛋氨酸更能改善抗氧化狀態。”
贏創工業集團健康&營養事業部全球銷售&市場高級副總裁Alfred Petri博士說,“以肉雞為例,說明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減少飼料成本可大大提高肉雞產品的利潤。而蛋氨酸雖然在日糧中的添加比例僅0.2-0.3%,所占日糧成本在2-4%,但它卻能影響凈利潤的10-20%”。
Alfred Petri博士還表示,通過不同蛋氨酸源測定(蛋+胱)/賴的最優水平,得到DL-蛋氨酸的最優比例在73%,而對于MHA以80%效價,最優比例在80%。在同一(蛋+胱)/賴72%的配比下,相比DL-蛋氨酸來說,其他類型的蛋氨酸源如(MHA的65%和80%效價)會產生成本的壓力或者減少生產性能的風險,而在(蛋+胱)/賴80%的配比下,MHA的價格優勢不明顯可能會造成本的提升,因此使用DL-蛋氨酸源相比較而言,在成本和用量上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