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國人民銀行公布6月份金融運行數據,貨幣供應量和銀行貸款量的增幅均有所下降。有關專家稱,這顯示出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初見成效,近期加息的可能性不太大。
6月末,狹義貨幣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3.9%,增幅比5月末低0.1個百分點;廣義貨幣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8.4%,增幅比5月末低0.7個百分點。6月末,銀行的
人民幣貸款余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5.24%,增幅比上月低0.73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貨幣和信貸增長偏快是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主要問題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殷劍峰博士昨日指出,6月間,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宏觀調控措施,包括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對銀行發行定向央行票據、進行貸款方向的“窗口指導”等,直接壓縮貸款和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但沒有采取加息的措施。
國泰君安證券公司昨日指出,近期證券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很強烈,直接導致本周四股市的暴跌。殷劍峰表示,市場對加息的擔憂可能有些過度,對一些消息反應過敏,至少從6月份的統計數字來看,6月份的一系列措施正在起作用,統計數字并不支持近期加息的決策。
不過,雖然貸款量和貨幣供應量的增幅有所下降,但依然在高位運行:狹義貨幣供應量的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69個百分點,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76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的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99個百分點。殷劍峰表示,不排除國家采取進一步的緊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