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正文

五大熱點問題透視中國經濟運行軌跡

  作者: 來源: 日期:2006-07-17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時過年中,隨著各項宏觀經濟指標的陸續公布,經濟運行中的熱點問題引人關注。透視這些有喜有憂的熱點,可以看出宏觀經濟運行軌跡和下一步調控的走向。

     熱點一:固定資產投資“熱度難減”,過多投放的信貸“推波助瀾”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近年宏觀調控的“重中之重”。雖然上半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還沒有明確的數字,但前5個月30.3%的高位增長,卻是近年來少有,也使得這一“老問題”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

     當前“投資熱”中確實有正常因素。比如隨著新的五年規劃的實施,一批國家重點項目陸續上馬,數字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央項目投資同比增長22.7%,而去年同期增幅只有10.1%。但冷靜分析不難發現,中央投資增幅雖然翻番,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卻一直不高,地方項目比重依然占九成左右。同樣是前5個月,地方項目投資增長了31.3%,中部、西部地區投資加快尤為突出。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過熱行業的投資本已回落,又出現一定反彈。如鋼鐵行業今年前5個月投資從去年同期的7.8%回升到13.7%;有色金屬行業從24.7%回升到34%。

     和以往不同,這一輪投資熱中,貨幣信貸為迅猛增長的投資提供了寬松的外部環境和資金來源,使得地方投資的內在沖動有了更多釋放的空間。前5個月,城鎮投資到位資金中,國內貸款同比增長24.1%,而去年同期增幅僅為13.7%。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金融機構累計新增人民幣貸款17834億元,完成全年目標超過七成。

     金融界人士表示,信貸過多投放,是當前銀行流動性過剩矛盾進一步加劇的表現。目前銀行體系增加流動性的因素較多,面對巨額存差余額,商業銀行通過貸款擴張增加盈利的動機較強。

     高位增長的投資和過多投放的信貸相互交織,相互推動,已成為宏觀經濟運行的突出問題。權威專家指出,雖然我國經濟的基本面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好勢頭,但這種在信貸支撐下的投資過快增長,尤須警惕。因為其背后依然是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結構不合理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等老問題,必須有針對性地展開調控。

     今年以來,央行已經采取了多條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的措施:4月28日起上調貸款利率、5月大量增發定向票據、7月5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央行表示,下一步將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引導商業銀行合理把握中長期貸款投放規模和節奏,使貨幣政策和各項宏觀政策的配合更加協調。

     6月底,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銀監會等三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各地對今年新開工項目在自查基礎上進行全面清理,從嚴控制。這表明,國家已經從土地和信貸兩個“閘門”入手,展開對這輪“投資熱”的調控。

     熱點二:產能過剩成宏觀調控重點之一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6月底表示,2005年底我國已形成煉鋼能力4.7億噸,還有在建、擬建能力1.5億噸,而2005年鋼的表觀消費量3.5億噸,即使考慮到未來需求的增長,供求也嚴重失衡。

     不僅鋼鐵行業,水泥、電解鋁、焦炭、煤炭等產能過剩的現象依然存在,有些還進一步加劇。

     早在去年底,產能過剩行業的結構調整就被列為今年宏觀調控的重點之一。而隨著投資過快增長,很容易誘發產能過剩行業再度盲目擴張,甚至一些已經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可能“死灰復燃”。因此,對產能過剩的調控不但不能削弱,更需要一場“攻堅戰”。

     值得警惕的是,當前一些產能過剩行業的個別企業還認為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經濟界權威人士指出,一定的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必然,否則不會有競爭,但如果產能嚴重過剩,或有嚴重過剩趨勢,而預警和調控不及時,市場嚴重供大于求局面一旦出現并擴大,經濟運行將出現巨大波動,到那時候再進行調控,必將釀成更大損失。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產能過剩行業的結構調整,在控制總量的同時,重在優化結構,并不是簡單地壓縮規模。主要集中在清理違規項目、加強行業規劃、嚴格市場準入、淘汰落后技術、扶優汰劣、上大關小等方面。

     熱點三:近8000億美元的貿易總額:欣喜中尤須冷靜

     今年上半年,我國貿易進出口總值創了新高,達7957.4億美元,同比增長23.4%,貿易順差達614.4億美元。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外貿的快速增長令人欣喜,同時也更需要清醒。

     在龐大的外貿總量背后,我國出口質量和效益不高等深層次問題并未根本解決。以紡織品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出口紡織企業的平均利潤只有3%,出口一件襯衣平均賺0.3美元,收益非常微薄。

     在當前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的形勢下,我國對外貿易要獲得長足發展,加快貿易結構調整、轉變貿易增長方式已迫在眉睫。商務部部長薄熙來日前用3個轉變對外貿發展戰略作了詮釋:一是出口要從數量擴張型轉向數量和效益同步發展,重在以質取勝。二是從“千方百計擴大出口”轉向有保有壓、鼓勵與限制并重。三是從重視出口、追求順差轉向重視進口、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

     熱點四:夏糧增收100多億斤,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

     上半年,我國糧食生產形勢良好,夏糧預計增收100多億斤,夏收小麥畝產首次突破600斤,創歷史最高水平。據農業部最新統計,上半年全國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收入1238元,同比增長了4.5%。

     來之不易的增產和增收,無疑為新農村建設開了個好頭。但同時,農業和農村工作還遠遠不到輕松的時候:目前,主要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價格仍在高位運行,柴油價格大幅上漲,“剪刀差”的拉大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支出。農產品貿易逆差擴大。特別是農民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增幅下降。農業部部長杜青林認為,隨著各種補貼政策上半年已基本到位,全年農民轉移性收入增長空間已經不多,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的目標十分艱巨。

     為拓展農民增收的亮點,農業部表示,下半年在確保農民政策實惠全部兌現的同時,將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和經濟作物,實現農業增值增效。

     熱點五:能源消費增速快于經濟增速,4%節能目標壓力巨大

     “十一五”規劃綱要中,節約資源已經上升為基本國策。今年經濟運行已經過半,能否實現全年單位GDP能耗降低4%的目標,引人關注。

     上半年在能耗控制方面,確實有了些進步。以一季度為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需要發電量增長1.09個百分點,而過去幾年一直為1.2個百分點至1.5個百分點;71家大中型鋼鐵企業噸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4.8%。

     但整體形勢不容樂觀。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測算,如果今年經濟增長率為9%,要實現節能降耗4%目標,給能源消費總量增長只留下5%的空間。而從上半年情況看,能源消費總量增長超過經濟增長,同時,投資仍在高位增長,按這個勢頭發展下去,目標的實現,相當困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指出,在工業能耗占全社會能耗70%的情況下,如何使企業真正有動力去推動節能降耗,已經成為關鍵。必須著力改變能源價格扭曲的問題,加快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讓多耗能者多付代價,才抓住了促進企業和社會節能的“牛鼻子”。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