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人民幣將升值多少,3%、4%還是5%,市場對于其升值幅度出現了多個不同的預測。日前,多家機構發布報告,預測了今年人民幣的走勢。幾乎一個相同的聲音是,在流動性過剩的局面下,人民幣將適度加快升值速度。
來自中投證券的報告認為,美元今年將進入新一輪的貶值,人民幣兌美元將繼續升值,其兌歐元、英鎊等非美貨幣的貶值則將繼續。報告認為,今年人民幣將升值4%-5%,達到7.50左右。
銀河證券在去年12月25日發布的報告中也預測人民幣今年將升至7.50。但是在人民幣年末最后兩個交易日迭創新高之后,銀河證券的預測再次調至7.46,對應的年度升值幅度約為4.7%。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通脹壓力增加,產生這些問題的重要因素就是貿易順差過高。”銀河證券分析師田書華表示,在流動性過剩的問題面前,央行去年出臺的部分貨幣政策也顯得“束手無策”,“而流動性過剩很大程度上又是因為人民幣被低估”。他認為,人民幣在逐步升值的過程中,彈性會有所擴大,并呈現升值加快的過程。
渣打銀行的報告則相對保守,他們認為,2007年底人民幣將升至7.56,仍將保持3%左右的升值幅度。但是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也表示,今年中國的貿易順差會繼續擴大,如果央行對外匯占款的力度有限,“流動性情況會越來越糟糕”。他預測,在糧食價格上漲的帶動下,CPI將在今年達到3%,而“通脹壓力的加大將成為支持人民幣加快升值的理由”。
與人民幣相關的是中國目前面臨的流動性過剩問題。流動性過剩局面帶來的不僅是中國股市的火爆、債券的牛市和央行的煩惱,還對人民幣匯率的走勢產生著或多或少的“干擾”。而人民幣尚未升值到位的現實使得更多熱錢涌入、更多順差產生,又進一步加劇了流動性的泛濫。
經過2006年的震蕩走高,人民幣全年升值3.349%,對于這樣的結果,市場表現出了認可的態度,因為這一速度既為出口企業贏得了適應匯率風險的時間,又實現了穩步漸進升值的目標。而同時,人民幣也表現出了穩健又逐步加快升值的趨勢,去年下半年以來甚至連破多個重要關口。在進入2007年后,在機構的眼里,其升值速度將有所加快的預期似乎也又開始變得強烈。